導論
薩爾曼·艾克塔(Salman Akhtar)
部分 《 快樂原則》(1920g)部我文中美和各業(yè)動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第二部分 對《 快樂原則》的討論
彼岸與 :教授弗洛伊德后期的作品
W.克雷格·湯姆林森(W. Craig Tomlinson)
弗洛伊德元心理學中的生命與死亡:重新評價第二個本能二元論
法蒂瑪·卡羅普雷索(Fatima Caropreso)
理查德·泰森·斯曼克(Richard Theisen Simanke)
創(chuàng)傷病人不尋常的強迫性重復表現(xiàn)
艾拉·布倫納(Ira Brenner)
《 快樂原則》中的夢理論及對它的
喬舒亞·利維(Joshua Levy)
以死本能為基礎的攻擊性理論是否仍然成立?
亨利·帕倫斯(Henri Parens)
死亡驅力的概念:臨床視角
奧托·科恩伯格(Otto Kernberg)
瀕頻死成癮
貝蒂·約瑟夫(Betty Joseph)
死本能在咨詢室的表現(xiàn)
邁克爾·費爾德曼(Michael Feldman)
精神分析中失去愛的創(chuàng)傷
伊麗莎白·揚·布魯爾(Elisabeth Young-Bruehl)
結語
瑪麗·凱·奧尼爾(Mary Kay O'Neil)
參考文獻
專業(yè)名詞英中文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