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論 1
第一章 理性心理學的建構 17
第一節(jié) 笛卡爾:作為“我思”的心靈實體 18
第二節(jié) 萊布尼茨:作為高級單子的理性靈魂 23
第三節(jié) 沃爾夫和鮑姆嘉登:理性心理學的完成 29
小結 41
第二章 經驗心理學的崛起 43
第一節(jié) 洛克:觀念集合的心靈與人格同一性 44
第二節(jié) 貝克萊:作為能動感知實體的心靈 54
第三節(jié) 休謨:心靈觀念的徹底經驗化 61
小結 69
第三章 康德前批判時期心靈哲學的演變 71
第一節(jié) 1747—1759——心物交互論與唯理論的心靈實體觀 73
第二節(jié) 1760—1769——唯理論的失勢與心靈本性的經驗規(guī)定 87
第三節(jié) 1770—1779——復歸于唯理論的心靈觀 102
小結 121
第四章 心靈諸謬誤推理的批判性分析 123
第一節(jié) 心靈實體性的謬誤推理 126
第二節(jié) 心靈單一性的謬誤推理 143
第三節(jié) 心靈同一性的謬誤推理 161
第四節(jié) 心靈觀念性的謬誤推理 177
小結 192
第五章 心靈觀念的道德意涵 195
第一節(jié) 道德人格性——心靈觀念的實踐轉向 197
第二節(jié) 對靈魂不死的三重道德論證——類比與懸設 210
第三節(jié) 心靈的無限進程——時間與永恒之辨 228
第四節(jié) 作為道德神學起點的意志自由 247
第五節(jié) 靈魂不死懸設在道德神學中的位置 261
小結 277
第六章 康德心靈哲學的地位與效應 280
第一節(jié) 心靈觀念在康德哲學中的地位 281
第二節(jié) 康德的心靈觀在德國古典哲學中的效應 289
小結 302
第七章 回顧與展望 304
第一節(jié) 心靈理念性與道德性的結合——柏拉圖心靈觀的
第二節(jié) 道德行動的超越之維——論約納斯對康德心靈觀的批判 324
小結 342
結 語 344
主要參考文獻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