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冊
“要生活在時代里”
——從《論〈保衛(wèi)延安》》追溯馮雪峰的“人民”理解
延安文藝之趙樹理
——從《有個人》到《李家莊的變遷》:趙樹理創(chuàng)作主題的形成
“流動”的主體和知識分子改造的“典型”
——40-50年代轉變之際的丁玲
“攪動”—“煨制”:《暴風驟雨》的觀念前提和展開路徑
政治、生活與自我感知的歷史形變
——重省《鐵水奔流》作為失敗之作的認識意涵
“深入生活”的苦惱
——以《徐光耀日記》為中心的考察
下冊
從趙樹理看李凖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文學創(chuàng)作的觀念前提和展開路徑
——論另一種當代文學
“新與舊、公與私、理與時、情與勢”中的人
——試探李準1953-1955年(合作化高潮前)的小說創(chuàng)作
“理想人物”的歷史生成與文學生成
——“梁生寶”形象的再審視
“生活深入作家”
——試討論柳青的“創(chuàng)作過程”
詩意邊疆生成的情感邏輯
——論白樺小說《山間鈴響馬幫來》
歷史中的“小”與“大”
——《朝陽溝》如何回應青年思想改造問題
如何讓歷史文獻 充分向我們敞開
——從雷鋒一則日記的讀解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