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度是一種形成于宋代的道教科儀。該儀式自宋代以降,歷經元、明、清,延續(xù)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煉度儀主張“以我之陽煉彼之陰”,對行儀主體的內煉修為有較高的要求,其中蘊含著道教獨特的宇宙觀、生命觀和救度觀。在宋代,由于內丹理論的介入以及道門中人對相關經典削演的變化,使得煉度儀在道教科儀中顯得極為特別。該儀式產生之后,極大地豐富了道教度亡齋科與預修科儀,在道教儀式 占據重要一席。本書旨在對道教煉度的歷史淵源、形成與發(fā)展、類型與特點予以系統(tǒng)的研究,探究該儀式與早期道教修真之法和唐宋內丹道的聯(lián)系,比較該儀式與佛教施食儀軌的異同,揭示煉度儀蘊含的宇宙觀、生命觀、救度觀以及懺罪意識等,探討該儀式對道教度亡齋科和預修科儀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