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刑法刑法學:立法與解釋原理(上冊)

刑法學:立法與解釋原理(上冊)

刑法學:立法與解釋原理(上冊)

定 價:¥108.00

作 者: 李曉明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9775117 出版時間: 2023-06-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有四大特點:(1)全面考察了古今中外的刑法立法及刑法典的歷史文化體系,不僅梳理和建構了自人類社會產(chǎn)生以降的刑法學術史及基本理論知識體系,而且系統(tǒng)研究了世界各國刑法立法及刑法典的歷史與現(xiàn)實立法例,不僅告知讀者刑法立法及法典打造的基本方法,而且告訴讀者如何梳理和研究刑法學及其理論的系統(tǒng)知識,不僅教會其如何“喝水”,而且提示其如何“取水”,從而為培養(yǎng)更多的刑法理論與實務人才奠定基礎。(2)根據(jù)我國刑法文化的研究基礎,包括馬克思主義刑法觀和犯罪觀、蘇聯(lián)等社會主義國家刑法學的理論知識體系和我國傳統(tǒng)刑律文化的積淀,以及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學習和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刑法立法、司法及其學術理論的觀點和經(jīng)驗,試圖打造適合我國國情的現(xiàn)代化的刑法學科體系及其基本原理。(3)試圖打造全新犯罪論體系的基本概念與范疇(如以罰為前提的罪的概念,刑法之內的重罪、輕罪和刑法之外的微罪范疇等),梳理和完善刑法學的學科主線,重新闡述和解釋“罪刑關系”的實質含義,提出“罪責關系”的刑法學科主線新思路,預估和研判未來廣義刑法學的“罪罰關系”范疇,系統(tǒng)闡述“罪”與“罰”的基本原理及其學科體系。(4)定位于刑法理論體系化與法典編纂制定相結合的實用研究思路,大膽提出建立“大刑法學”或“廣義刑法學”的理論主張,不僅試圖更新傳統(tǒng)的注釋刑法知識體系,而且指出純理論刑法學可能存在的問題,使刑法學的研究內容介于理論與實務之間,試圖總結一套理論刑法與注釋刑法并重的現(xiàn)代化的刑法學理論知識體系。

作者簡介

  李曉明,蘇州大學國家監(jiān)察研究院院長、刑事法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健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刑法博士點負責人,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兼職教授。兼任國際刑法學協(xié)會中國分會理事,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學術委員,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預防犯罪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檢察學研究會金融檢察專業(yè)委員會理事,中國法學會廉政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刑法研究會、檢察學研究會、廉政法制研究會、犯罪學研究會副會長等學術職務。曾擔任蘇州市政協(xié)委員及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大成總部高級顧問,大成(蘇州)律師事務所刑事部主任、刑事合規(guī)與監(jiān)督評估研究中心主任等社會職務。在《中國法學》《中外法學》《法學》等刊物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出版《中國刑法基本原理》《行政刑法學導論》《行政刑法新論》《控制腐敗法律機制研究》《國家監(jiān)察學原理》等著作50余部。

圖書目錄

第一編 學科原理:刑法文化與體系建構
第一章 中外刑法文化及其發(fā)展脈絡
一、中國古代的刑律文化溯源 
二、中國近現(xiàn)代的刑法文化與發(fā)展 
三、外國古代的刑法文化溯源 
四、外國近現(xiàn)代的刑法文化與發(fā)展 
第二章 刑法學的基本范疇及其演進
一、刑法學的古今溯源:刑律與刑法的中外對比 
二、李斯特的“全體刑法學”:刑法學的廣狹兩義 
三、國內外刑法學的界定:從列舉式到內涵式 
四、刑法學的研究對象:從“罪刑關系”到“罪責關系” 
五、刑法學與相鄰學科之間的關系:研究立場與視角不同 
第三章 刑法的學科主線及罪責關系
一、“罪”的概念:以“罰”為前提的“罪” 
二、“罰”的概念:以“罪”為確認的“罰” 
三、“罪”與“罰”的關系:互為前提不可分割 
四、現(xiàn)代刑法學科主線:“罪”與“責”的關系 
第四章 刑法學的學科體系及其建構
一、刑法學的基礎理論與理論基礎 
二、建構刑法學科的基本標準 
三、歷史上的刑法學科體系及評價 
四、罪責關系中心論的學科體系建構 
第五章 刑法學的研究方法及其類型
一、哲學方法:刑法價值理念之統(tǒng)一與刑法立場的階段性選擇 
二、解釋方法:刑法解釋類型之選擇與發(fā)展階段的高度性契合 
三、研究方法:刑法理論研究之創(chuàng)新與分析工具的適當性運用 
四、實踐方法:刑事司法規(guī)律之遵循與刑事一體化的理念確立 
第二編 立法原理:刑法規(guī)范與制定過程
第六章 刑法的規(guī)范及其制定
一、規(guī)范與法律規(guī)范 
二、刑法規(guī)范及類型 
三、刑法規(guī)范的內容 
四、刑法規(guī)范的制定 
第七章 刑法的立法原理:意志、契約與權利保障
一、統(tǒng)治階級意志、國民意志與國家意志 
二、國家與公民的“特殊契約” 
三、自由與秩序的“辯證統(tǒng)一” 
第八章 刑法的基本原則
一、刑法的基本原則概述 
二、罪刑法定原則 
三、罪刑相適應原則 
四、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 
五、其他與刑法基本原則相關的理論 
第九章 刑法的效力規(guī)范及管轄范圍
一、刑法的規(guī)范效力:一切罪刑規(guī)范及刑法典 
二、刑法的空間效力:屬地、屬人、保護、普遍管轄 
三、刑法的時間效力:刑法的溯及力 
四、刑法的其他效力:追訴時效、自訴效力 
第十章 刑法規(guī)范的體系及其類型化
一、刑法體系的范疇 
二、刑法的形式體系 
三、刑法的淵源體系 
四、刑法典的體系 
五、刑法之外的準刑法體系 
第十一章 世界各國的刑法典及其特色
一、亞洲主要國家的刑法典及其特色 
二、歐洲主要國家的刑法典及其特色 
三、美洲主要國家的刑法典及其特色 
四、非洲主要國家的刑法典及其特色 
五、大洋洲主要國家的刑法典及其特色 
第三編 功能原理:報應、預防、并合抑或規(guī)制
第十二章 刑法的性質及其功能
一、刑法的定義及特征 
二、刑法的屬性及類型 
三、刑法的機能與功能 
第十三章 刑罰的根基性原理:報應、懲罰與正義
一、報應、懲罰與正義概述 
二、作為刑罰根基的淵源 
三、刑罰的根基及預防目的 
四、刑罰的根基與刑法原理 
第十四章 刑罰的功利性原理:報應與防衛(wèi)的博弈
一、功利刑的最早淵源 
二、功利刑的演變發(fā)展 
三、功利刑的功能分層 
第十五章 刑法的功能性原理:從報應、防衛(wèi)、并合走向規(guī)制
一、報應與防衛(wèi)的評判及階段論分析 
二、報應與防衛(wèi)的博弈走向并合主義 
三、并合主義的全面提升及回歸規(guī)制 
第四編 解釋原理:認識論、發(fā)展論與實踐論
第十六章 刑法解釋認識論:范疇的界定與價值的拓展
一、刑法解釋及其溯源 
二、刑法解釋的目標及其類型 
三、刑法解釋的原則及其方法 
四、刑法解釋的價值及其拓展 
五、影響刑法解釋的諸多因素 
六、刑法解釋學與刑法教義學 
第十七章 刑法解釋發(fā)展論:方法的位階與類型的發(fā)展
一、刑法解釋方法的位階性 
二、主觀解釋與客觀解釋 
三、形式解釋與實質解釋 
四、刑法解釋的階段性抉擇 
第十八章 刑法解釋實踐論:立法解釋、司法解釋與學理解釋
一、刑法解釋的癥結:法律漏洞的填補與刑法堅守 
二、刑法解釋的立場:類型思維與法律論證 
三、立法文義解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四、司法文義解釋:最高法與最高檢 
五、司法判例解釋:最高法公布的判決裁定 
六、司法檢例解釋:最高檢公布的檢察案例 
七、學術理論解釋:專家學者的解釋及論證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