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價值上,20世紀50-70年代文學伴隨著一代人度過了激情燃燒的歲月。打開這一時期的文學文本,無論是革命歷史題材中的戰(zhàn)斗英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勞動楷模,都帶著無限高尚的精神風貌活躍在文學的人物畫廊中?!肚啻喝f歲》中的楊薔云、鄭波,《創(chuàng)業(yè)史》中的梁生寶、徐改霞,《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靜、盧嘉川、江華,《三里灣》中的王玉生,《山鄉(xiāng)巨變》中的鄧秀梅、劉雨生等,《艷陽天》中的蕭長春,《戰(zhàn)斗的青春》中的許鳳、李鐵,《年青的一代》中的蕭繼業(yè),《智取威虎山》中的楊子榮……作者賦予了“現代新人”以高尚的思想品格,讓我們感受到了革命和建設浪潮中的青春光芒,看到了一種基于時代和社會需求基礎上的嶄新的青春品格:純樸善良、勤勞能干、大公無私,信仰堅定、對黨無限忠誠,甘于自我犧牲、同情弱者、有理想、有遠見,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作家在創(chuàng)造“社會主義新人”的過程中樹立了一套嶄新的社會主義文化價值體系,作為一種精神財富,這一文化價值體系蘊含著豐富的德育教育價值。從文學接受來看,《創(chuàng)業(yè)史》《山鄉(xiāng)巨變》《青春之歌》《林海雪原》《歐陽海之歌》等作品在當時都創(chuàng)造了****的熱銷記錄,它們激勵、鼓舞了一代人,尤其對于青年來講,作品中人物的精神境界、價值選擇、所作所為為一個時代所崇拜、所效仿.,直到今天,蘊涵在50-70年代文學中的那種崇高的精神力量和在這種力量支撐下一代英雄所達到的超凡品質和人生極致依然是我們教育引領新時代青年的重要德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