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取材于法國后印象派畫家高更的生平,富有傳奇色彩。查理斯·斯特里克蘭德(原型是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原是一位證券經紀人,在不惑之年,拋妻棄子,奔赴巴黎學畫。在異國,他落落寡合,貧病交加,甚至為了創(chuàng)作一幅女人的裸體畫,害得別人家破人亡。在種種遭遇后,他來到南太平洋的一座孤島,在當地結了婚。那個如伊甸園般的世界,他心向往之。緊接著,貧窮與絕癥將他緊緊包裹,在雙目失明的狀況下,他用盡畢生力量在那座純色的木屋墻壁上繪下了一幅驚人巨作,隨之而來的是一場大火、一個天才隕落的噩耗……查理斯追逐理想好似在為自己贏得一場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看到了月亮。這個別人眼中不可理喻的瘋子、背棄家庭的負心漢,在理想面前奄奄一息,活得如此落魄而美好。從那一刻起,人們將相信,潦倒與偉大、卑微與善良、仇恨與熱愛是可以毫不排斥、共存于一顆心里的,那就是永恒的“月亮”和“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