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發(fā)展的三十年,也是中國社會遭遇巨大變革的三十年,許多作家從自己的生活視角和藝術感受出發(fā),創(chuàng)作出了大量鮮活的作品,成為后世的楷模和精神營養(yǎng)。許多學者和教育工作者將這段文學史整理并展現出來,讓更多的讀者了解到這段輝煌而復雜的文學史。本書是為高等院校學生編寫的,考慮到適用對象不同,所以采用了與一般通用文學史不同的體例,在編寫過程中力求簡潔、精練、概括,抓住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有代表性的文藝現象和作家作品進行分析。根據現代職業(yè)教育理念,本書以文學體裁為載體,分為認識中國現代文學、現代詩歌閱讀與賞析、現代小說閱讀與賞析、現代戲劇閱讀與賞析、現代散文閱讀與賞析、和五個項目,每個項目下以文學發(fā)展的年代分為幾個學習任務,這樣有利于突出每種文學體裁發(fā)展過程的連貫性,有利于學生對每種文學體裁發(fā)展過程的整體把握。本書盡量突出文學教育的編寫理念,強調一切從文本資料出發(fā),立足于提高學生把握文字資料,特別是解讀文學文本的能力素質,力求通俗易懂,避免學究式的研究。本書不企圖反映近百年文學發(fā)展的復雜、曲折且豐富的過程,只描述文學發(fā)展的大體輪廓和脈絡,但是由于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做了比較充分的介紹和闡釋,因而確實易于幫助學生對不同時期的文學歷史文本產生比較感性的印象和比較深入的認識,也有助于讀者形成比較科學的文學觀。本書在每個項目的開頭都有與本節(jié)內容有關的學習目標,同時,在每節(jié)最后都附有相關鏈接和思考練習題。因此,本書既可供高職高專學生學習,又可作為自學者之參考。參加編寫本書的作者,大多具備副教授及以上職稱,都有著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我們根據參編人員的工作經驗和專長進行了任務分工。本書由楊曉蓉和袁祖洪擔任主編,伍藝、沈邦兵和吳小平擔任副主編,全書由楊曉蓉負責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