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經洞里的這些經變畫,大多數(shù)屬于唐、五代時期的作品。本冊所收的經變畫有以下幾種:《觀經變》。一般除中央部分畫的凈土以外,左右部分多有描繪“未生怨”和“十六觀”這兩個內容。《藥師凈土變》。是用一系列的畫面表現(xiàn)經上講的“十二大愿”和“九橫死”?!斗ㄈA經·廿八品》中《觀世音普門品》(法華經普門品變相圖)在唐代很盛行,流傳下來的經變畫也很多。畫面一般根據(jù)經上昕描述的,觀世音菩薩可以現(xiàn)三十二種不同的化身,從而展開構圖?!秷蠖鹘涀儭肥翘瞥跗诔霈F(xiàn)的一部佛教偽經,在唐朝獲得廣泛的傳播,產生過非常大的歷史影響。這些經變畫多數(shù)場面較大,以說法場面為中心,周圍配置華麗的殿堂宮閣、樓臺寶池,或者描繪山水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