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言
一、本書緣起與研究意義
二、論述重點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李覯經世禮學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一節(jié) 慶歷新政
第二節(jié) 科舉制度
第三節(jié) 古文運動
第三章 性與天道——論李覯經世禮學的形而上學特征
第一節(jié) 氣本論的提出——作為經世禮學的形而上學基礎
一、氣本論的提出——兼論李覯對劉牧易數(shù)學的批判
二、性與天道——論李覯經世禮學的形而上學特征
三、從義理之學到性理之學——論李覯的后期轉向
第二節(jié) 天人相分與天人相感——論李覯的天人觀
一、天人相分
二、天人相感
三、天人合一——論后期理學家對天道觀的突破
第四章 論禮之起源及李覯經世禮學的特征
第一節(jié) 性情二元論——論禮的起源
一、“唯禮為能順人情”——情禮關系
二、率性制禮和學禮成性——性禮關系
三、“求性于君子,求情于小人”與“性同則情同”——性情關系
第二節(jié) 孟荀之間——以《禮論》《禮論后語》《常語》為線索
一、“禮本論”的提出——兼論《禮論》的荀學性格
二、“合內外之道”——《禮論后語》的折中孟荀
三、仁禮之辨——《常語》非孟
第五章 “禮者,法制也”——李覯禮法思想研究
第一節(jié) 論李覯的禮法觀
一、“一本于禮”與“一致于法”——論李覯的禮法觀
二、“先王之道”與“后王之法”——論李覯禮治史觀
三、論《周禮致太平論》之托古改制
第二節(jié) 井田封建——欲復三代之術
一、“平土之法,圣人先之”——《平土書、》中論土地制度
二、論《五宗圖序》《明堂定制圖序》中的“親親”與“尊尊”
第三節(jié) “強本節(jié)用”——論富國富民之道
一、“強本抑末”與“一切通商”——論李覯的本末論
二、“節(jié)用以禮”——論李覯的利欲論及其功利主義的特征
三、從《周禮》到《儀禮》——制度的困境兼論后期禮學轉向
第六章 “貴王賤伯”與“無王無霸”——李覯王道觀研究
第一節(jié) “貴王賤伯”——論李覯禮制視域下的王霸觀
一、“天下無《孟子》可也,不可以無六經”——論李覯的經學觀
二、“貴王賤伯”——論李覯禮學視域下的王霸觀
三、尊周孔之教、黜孔孟之傳——論李覯的道統(tǒng)觀
第二節(jié) 王霸并用、義利雙行——論李覯功利視域下的王霸義利觀
一、“無王無霸”——論李覯功利視域下的王霸觀
二、“焉有仁義而不利者乎”——論李覯的義利觀
三、本末之辨——論宋儒對功利主義的超越
結語 由禮而理——論李覯經世禮學的歷史地位及理論困境
附錄 李覯生平及著述簡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