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xué)藝術(shù)文學(xué)散文隨筆外國散文隨筆天臺隨筆

天臺隨筆

天臺隨筆

定 價:¥82.00

作 者: 釋月悟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叢編項:
標(biāo)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8804818 出版時間: 2017-10-01 包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92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天臺隨筆》為作者釋月悟關(guān)于佛教天臺宗的隨筆集,分回歸大唐、佛法名相、天臺宗門、皈依齋戒、世法日用、典章禮儀、禪坐實修、實修啟信、法華義辯九個章節(jié)介紹了天臺宗的相關(guān)知識、歷史等,以中唐中興天臺宗之祖師湛然大師為法,詳解止觀及凈土。

作者簡介

暫缺《天臺隨筆》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回歸大唐(代序)
僧月悟法師二三事可幻
月悟法師自述
天臺宗入門十問決疑
天臺宗提綱
關(guān)于天臺宗教學(xué)的幾點建議
如何查找天臺典籍?
“釋迦月悟”天臺宗專集(百度云網(wǎng)盤)
天臺宗入門典籍
天臺三大部
天臺宗常識
天臺宗工具書
佛教通識入門
自薦天臺博文
佛法名相
天臺宗興,則漢傳佛教興
次第法與不次第法,不了義法與了義法
天臺宗大要
《天臺四教儀》教學(xué)筆記
天臺宗概說節(jié)錄
《妙觀初機(jī)》
止、觀之法,統(tǒng)攝一切修法
五重、七番、四大釋,天臺解經(jīng)冠古今
三草二木·七方便·三乘·開權(quán)顯實
依義不依語
食肉無慈慧,永背正解脫
前念滅已,后念未生
偏空、偏有與中道
眾生知見與佛之知見
一個“悔”字,兩種含義
無門關(guān)與圓融觀
南傳上座部“四種阿羅漢”與天臺宗藏教“三種阿羅漢”
《心經(jīng)》所言的空、空相
“法”與“非法”解讀
大、小乘對無明的認(rèn)知
上座部教法在漢傳、藏傳佛教中的地位(月悟、林聰)
佛知見
佛法有五種人說
教下各宗對“三不退”的說法
怎么理解“見性成佛”?
凈土宗歷代祖師之確定
小議“四料簡”
法無定法
如何理解“現(xiàn)身成佛”?
佛的三身
如來本、跡,不一、不異
大乘修行人的兩條路線
比丘不可拜在家白衣為師
如來為何入滅?
漢地三種寺院
色、心互具,圓融不二
五陰與佛性
不二法門
天臺宗七種立題
眾生根性有別,佛性無別
轉(zhuǎn)煩惱為菩提,煩惱即菩提,有何區(qū)別?
五時八教本是如來所說之法
天臺宗圓教一心三觀與禪宗見性成佛,有何異同?
圓斷
如何正確解讀“煩惱即菩提”?
佛的三身與三大
佛的三身怎么運作?
化法四教對善、惡的認(rèn)知
《涅槃》追說、追泯的追與泯
不取不舍成佛道
白蓮花與《妙法蓮華經(jīng)》
怎么正確理解“一葉一如來”?
關(guān)于佛教中的我、無我與輪回、轉(zhuǎn)世
關(guān)于十法界空、不空的問答
寶靜法師妙解“如來”
恭讀諦閑大師《般若與彌陀相成不相?!犯醒?br />《圓覺經(jīng)》章句略解之一
智者大師妙解天臺“三觀”
關(guān)于《楞嚴(yán)經(jīng)》的見即不見
不悲不欣與悲欣交集
智者大師妙解《妙法蓮華經(jīng)·譬喻品》
你“二”了嗎?
《心經(jīng)》咒語的含義
《妙法蓮華經(jīng)》“增上慢比丘將墜于大坑”的含義
佛陀欲住世一劫而未成的含義
《金剛經(jīng)》中“一念生凈信”的含義
神會之見與不見、痛與不痛,怎么解讀?
三因佛性與唯一佛性
《心經(jīng)》中的“空” “空相”,指的是何義?
三法印與一實相印
無情可成佛否
依法不依人
四念處與止觀的關(guān)系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普之妙義”
佛經(jīng)科判源流之考略
本跡·三身
理觀(三觀)與事觀(事修)
《阿含》也有大乘菩薩法嗎?
關(guān)于《中論》的三個偈子
《凈土十疑論》考略
圓教圓觀只接上根人嗎?
靈山一會,儼然未散
對治法與不二法
略說“自性”
何為開圓解
“大乘與小乘”
天臺宗門
隋天臺智者大師別傳(簡體標(biāo)點版)
天臺智者大師發(fā)愿文
法華三昧懺儀
附錄一:法華三昧懺儀輔行集注序節(jié)選(法藏法師)
附錄二
鳩摩羅什大師譯經(jīng)特色
即事而真
天臺宗數(shù)息觀,如何入手?
天臺止觀與禪門用功,有何異、同?
讀《維摩詰經(jīng)》隨筆
談?wù)嬲f俗,殊路同歸
智者大師金陵弘法大獲成功的因緣
天臺藏教以三藏為小乘,難道大乘無三藏?
《始終心要》解讀
如來藏、佛性、法身不生不滅,是了義說嗎?
中道佛性
天臺宗強(qiáng)調(diào)“一念”,專指“第六意識”嗎?
天臺宗與禪宗的傳法世系,有何異同?
佛教是唯心論嗎?
性具善惡
《佛遺教經(jīng)》大旨
《遺書與晉王》略講
圓教佛與別教佛
正直舍方便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佛經(jīng)“序分”略解
圓教佛果,一生可以成辦
“住立門側(cè),遙見其父”略解
《法華》一乘,權(quán)、實不二
如何把握天臺宗圓教
《金剛經(jīng)》與化法四教
“純圓獨妙”與“圓兼別”,有何異同?
智者大師的重要傳記
天臺宗的中觀
略解“大九無譬,應(yīng)有譬成小”
《摩訶止觀》導(dǎo)讀
《天臺四教儀》與《教觀綱宗》互參互補(bǔ)
天臺宗走的路線,比較折中
四悉檀益
學(xué)天臺教,勿取此舍彼
天臺宗弘法三忌
淺說化法四教之區(qū)別
知禮大師學(xué)了一個月,通達(dá)天臺教
《天臺宗綱要之微言》點評
先有妙解,后有妙行
研讀《法華文句》的流通本
吉藏法師奉請智者大師演暢法華
智者大師與廬山東林寺
智者大師與天臺山國清寺
天臺宗僧傳,以《佛祖統(tǒng)紀(jì)》為準(zhǔn)
天臺教主智者大師贊偈
人天教·唐譯佛經(jīng)·五時八教
顯密不二,同一實相
天臺宗性具無礙與華嚴(yán)宗性起無礙
智者大師對一心三觀的經(jīng)典闡述
天臺三觀與關(guān)鍵字
天臺宗觀心與《中論》四旬偈(答常濟(jì)法師問)
天臺宗對每一部經(jīng)如何判教
“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略解
天臺宗僧人元粹法師判《圓覺經(jīng)》為方等時正說圓教
蒗益大師判《楞嚴(yán)經(jīng)》為通五時通方等
來定法師《四教偈》略解
關(guān)于別教“進(jìn)聞三行不知名”的問答
關(guān)于別教初地證道同圓的問答
關(guān)于次第三觀與一心三觀的問答
較早提出“見性成佛”的大乘宗派是天臺宗
談?wù)勌炫_宗觀心
釋月悟天臺教學(xué)心得選錄
天臺宗四種四諦
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天臺宗圓修:不修而修
關(guān)于《壇經(jīng)》的判教
大菩薩示逆,也下地獄嗎?
略說性具善惡之義
天臺與唯識,互參互補(bǔ)
天臺宗圓觀:觀一切人是佛
天臺宗圓觀:不取不舍
天臺宗演派六十四字與天臺山剃派二十字
別教緣理斷九,圓教法界互具
依圓解起圓觀,應(yīng)是“不依而依”
昔圓與今圓
三觀互即,為一心三觀
釋月悟談別、通五時
天臺解“常寂光”
天臺宗“見性”與禪宗“見性”的區(qū)別
略談《妙法蓮華經(jīng)》經(jīng)題六義
略談法華隨喜與圓教方便
圓修一心三觀,入世不礙出世
法華一乘,斷疑生信
天臺妙解“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關(guān)于學(xué)習(xí)天臺宗《法華經(jīng)》的群聊記錄
即生成佛,顯、密不二
讀誦《法華經(jīng)》功德
皈依齋戒
黃庭堅是中國文人學(xué)佛的榜樣
種種皈依,以皈依常住三寶為基礎(chǔ)
梁武帝
在家修行應(yīng)該持戒嗎?
略述三皈依之大意
一百八(108)的佛教含義
自誓受八關(guān)齋戒儀軌
素食是中國佛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受持凈戒入善定,不著諸相得解脫
略論出家、在家學(xué)佛的態(tài)度
讀誦佛經(jīng)簡單儀軌
佛教所言“歸依”,專指歸依三寶
世法日用
典章禮儀
禪坐實修
實修啟信
法華義辯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