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州農村,城隍、土地公公、玉皇大帝、媽祖、關公、龍王等全國性神明崇拜普遍存在,白鶴大帝、濟公、錢王、張元帥、陳十四娘娘等地方性神明也有很大影響。這些村廟與故事,通過村民的口口相傳,歷經千百年,流傳至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村民價值觀,傳承了中華傳統(tǒng)文脈。救死扶傷的“海上女神”媽祖,保家衛(wèi)國的民族英雄戚繼光,心懷天下的治水英雄大禹……豐富多彩的民間故事,承載了村民對神靈們保家衛(wèi)國、救難幫困、濟世安民、揚善懲惡的無限感激敬仰之情,體現了人們對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代際的更替,廟宇依舊,故事日漸式微,許多民間信仰研究專家年屆高齡或已作古,部分優(yōu)秀民間信仰故事或已失傳,或表達的價值觀產生偏差。后代人們只知村中有廟,供著神仙,而對于背后的故事卻不得而知。如何讓廟宇背后承載的正能量故事在鄉(xiāng)土社會生根發(fā)芽,煥發(fā)新活力,傳播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能量,成為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叭ナ彺孑?,傳承文脈”。為充分發(fā)揮民間信仰教化社會等正能量作用,臺州市全面實施“一廟一故事”工程,通過編好“一廟一故事”、講好“一廟一故事”、建好“一故事一廟”,充分挖掘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和、善、忠、義、孝、廉、仁、信”文化價值內核,重建了“一廟一故事,群廟閃耀正能量”民間信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