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園林藝術亟待現(xiàn)代化,是中國當代學者的普遍共識。在如何傳承與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問題上,費孝通先生曾強調“人們應對自己生活其間的文化有深刻的了解,不僅要知道它的形成的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及發(fā)展的趨向,而且還要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對自己文化的來源、得失做出清醒地反思”。18世紀,歐洲掀起了“中國文化熱”,中國園林改變了西方人看待自然的角度和對待自然的方式,西方造園師開使以詩人和畫家的眼光去創(chuàng)作園林,產生的英國自然式風景園盡管與中國山水園在形式上截然不同,但卻具有相似的內涵,它并非是中國元素的抄襲和堆砌,而是根植于英國自身國土風貌的景觀創(chuàng)作,因而得以流傳開來,并對西方現(xiàn)代園林產生了深遠影響。反之,那些仿照他國形式,帶有“異國情調”的園林風格,無不在一時的盛行之后便銷聲匿跡了。因此,就園林藝術而言,在這個全球一體化的時代,我們不應對西方設計盲目跟從,而應從外在形式轉向內在本質,深切思考不同自然觀與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