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基于實驗室實驗、理論推導和數值分析,對砂巖加載破裂過程中的紅外輻射響應機制及其應用進行了創(chuàng)新性研究。首先,開展不同側向應力下的砂巖雙軸實驗,采用自行設計的加載巖石多參量監(jiān)測系統(tǒng),分析砂巖加載破裂過程中的紅外輻射噪聲特征,構建了加載砂巖的“分區(qū)域-高斯核函數”的去噪模型。其次,提出高溫點比例因子和累計高溫點比例因子振幅的紅外輻射新指標,結合應力、累計振鈴計數和去噪后的平均紅外輻射溫度指標,建立聲熱綜合評價模型,對砂巖雙軸加載過程中的破壞前兆特征進行了研究。再次,基于塑性應變能、變形功轉換方程和熱傳導傅里葉定律,建立加載巖石表面的紅外輻射響應機制數學模型和三維塑性損傷本構模型。最后,依據熱力學第一定律、非達西流表達式和經典的雙彈簧模型,分析基質系統(tǒng)滲透率控制方程的紅外輻射量化表征,建立水力耦合作用下帶紅外輻射數據接口的巖石內部“滲流-溫度”演化模型,進而實現采用紅外輻射表征加載砂巖內部的物理力學參量。本書可供從事采礦工程及相關專業(yè)的科研人員及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