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說哈耶克這里的意指相當明確:《感覺的秩序》對于他建構其自由主義理論體系至關重要。而為了進一步明確這種重要性,我們簡要梳理該書的基本論題,然后在此基礎上明確該書論題與哈耶克自由主義理論體系之間的基本哲學關聯(lián)?!陡杏X的秩序》被哈耶克本人定位為一本理論心理學著作,但它的基本闡述方式是哲學性質的。其核心問題在于,人的心智秩序如何形成和進化。為回答這問題,哈耶克首先突顯了物理秩序和現(xiàn)象秩序(即心智秩序)之間的“不同”,并把現(xiàn)象或心智秩序解釋為一種感覺質性的秩序。然后,哈耶克引入了“神經秩序”這一概念,并認為在現(xiàn)象或心智秩序與神經秩序之間存在一種“同構”關系。于是,考察人的心智或現(xiàn)象秩序,亦即感覺質性的秩序,如何形成和進化,就可以轉換為考察人的神經秩序如何形成和進化。由此,哈耶克借助生理心理學乃至實驗心理學的言述,詳細考察了人的神經系統(tǒng)的“分類”過程,并解釋了諸如“多重分類”、分類的基本形式、復雜形式、不同類別之間關系的分類等等,最終則把人的神經秩序解釋為一種處在不斷進化之中的“層級秩序”。此后,哈耶克還描述了人的心智秩序的一般結構,這主要包括“前感覺經驗”或“結聯(lián)”“地圖”“模式”和神經系統(tǒng)的“關聯(lián)過程”。其中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哈耶克對“地圖”之“預期”或“預選擇”功能的解釋、對“地圖”—“模式”—“關聯(lián)過程”的“過去—現(xiàn)在—將來”的時間性意指,等等。此外,值得提及的還有哈耶克對意識和無意識、以及對“抽象”的解釋,其中闡釋了一個核心觀念在于,人的意識或感覺經驗乃以無意識或前感覺經驗為前提和限度。最后,在《感覺的秩序》的第八章,哈耶克還著重論及了上述理論的基本哲學意義。這主要在于哈耶克對經驗與“知識”的理解、對“現(xiàn)象主義”與二元論的態(tài)度、對作為“模式建構”之“解釋”的解釋,對作為人們認識周遭世界之一般方式的“原理的解釋”的闡釋、對“解釋”或人的認識的“限度”的強調,以及對“科學之劃分”以及人的“意志自由”的評論,等等。表面上看來,哈耶克在《感覺的秩序》中所闡述的上述理論跟他的自由主義思想體系(包括其經濟理論、社會哲學、法哲學,以及政治和道德哲學等等)之間似乎沒有直接的關聯(lián)。但如果我們把哈耶克的自由主義拆解為幾個核心論題域,并仔細打量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跟《感覺的秩序》的基本論題在哲學層面上緊密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