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緒論
第一章中古前期般若美學之產生
第一節(jié)佛教初入期的美學化捩轉
一、審美“圖志”的呈現
二、“史志”性質的文化轉換
三、佛經形態(tài)的美學智慧轉存
第二節(jié)
般若與玄學美學的本體論演革
一、般若是否影響了玄學美學?
二、“雞子”本體與玄學美學邏輯內核
三、本體“格義”與佛玄美學的鑄合
第三節(jié)佛教判教及其般若美學研判
一、佛經翻譯中的般若展開
二、般若對教判的領導角色
三、般若研判與般若美學之創(chuàng)生
四、美學內蘊的般若研判
第二章中國佛教般若美學的建構
第一節(jié)般若美學理論綜述
一、佛教各宗般若美學體系
二、佛性本體與超主客論美學
三、情志本體與主體論美學
四、名言本體與和合論美學
第二節(jié)般若直覺美學體系
一、三論宗的空性直覺
二、天臺宗的性空直覺
第三節(jié)
般若心理美學體系
一、唯識宗的般若美學特質
二、般若識性的“中道”美學機制
三、般若識性的“他者”幻成
第四節(jié)
般若理想美學體系
一、華嚴宗的般若美學理想
二、般若理想的“客體化”集合
三、華嚴理想美學的重要命題
第三章
般若美學的理論外化與覺醒
第一節(jié)
般若美學的政治、世俗場域
一、般若化及其場域推進
二、般若身份與角色的轉化
三、般若美學的世俗化擴張
第二節(jié)
般若美學的時代覺醒
一、般若美學對審美的促動
二、般若化與美學化的迭合互化
三、般若美學化的意識凝合
四、詩審美感性的般若覺醒
第三節(jié)般若美學的精神律動
一、般若遮詮與范疇衍射
……
第四章
般若美學實踐的理論化
第五章
般若與幻象美學、幻象邏輯
主要參考文獻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