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工作者所做的學科本身之外的許多工作,可以被形容為“手藝”,比如與合著者啟動研究項目、寫出一篇優(yōu)秀研究論文準備一場精彩演講、在恰當時候提交求職論文,或是為事業(yè)積攢人力資本。這些“手藝”是可以習得的,但往往是在偶然之間習得的,經濟學和相關領域的博士項目通常欠缺傳授“手藝”的課程。本書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學金融系主任邁克爾·S. 魏斯巴赫,根據自己多年執(zhí)教和擔任國際頂級經濟學期刊主編的經驗,將這些“偶然習得”的技藝總結為系統(tǒng)性的知識,提煉出關于社會科學學術工作的手藝觀,旨在幫助學術工作者以最佳方式完成各階段的學術任務,從而開展更有影響力的研究、擁有更令人滿意的事業(yè)。這是一本向青年學者解釋怎樣開展研究,以及怎樣管理職業(yè)生涯的指南:如何選擇課題、合著者和研究項目組合;如何撰寫論文的每個部分,使用什么樣的寫作風格,以怎樣的方式分發(fā)論文初稿,如何在學術會議上介紹自己的研究內容,如何向期刊投稿以及期刊審閱流程;如何正確管理學術生涯,包括求職、獲得終身教職、跳槽等問題,以及成為論文導師后如何指導博士生;等等。書中每一章都分別對應一種問題,學術工作者若是發(fā)現自己對工作的哪些方面不確定,便可翻閱本書相應章節(jié),幫助自己解決問題。對于社科領域,尤其是經濟學領域的博士、青年學者和教師,本書是一本案頭書。對于社科領域的本科生、碩士生,書中關于尋找研究項目、論文寫作與講演的部分也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