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致讀者
前言
第1章︱口頭表達九成靠聲音
有人因聲音獲益,有人吃聲音的虧 2
光是說的內容好還不夠 3
發(fā)出好聲音的關鍵在于回歸嬰兒狀態(tài) 6
聲音不自然的原因 10
“感動之聲”能夠建立信任,贏得粉絲 13
“感動之聲”的效果 15
案例1五分鐘對話贏得粉絲 17
案例2通過PPT演示掌控全場 19
案例3長時間講話嗓子也不會啞 21
第2章︱改變聲音,身體和心靈也會隨之改變
借助“感動之聲”重置身心 28
①聲音變好聽,引人注目 30
②身體不再僵硬,不易疲勞 32
③即使長時間說話,聲音也不會嘶啞 34
④精神壓力不會累積 36
⑤回歸自我 40
⑥能夠自然地展現(xiàn)自己 43
⑦提高自我肯定感 45
⑧享受與人交流,工作和人際關系都變好 48
身體和心靈都不必緊繃 49
像學習樂器一樣學習發(fā)聲 51
第3章︱練習“感動之聲”的基本發(fā)聲
“感動之聲”的根本在于振動 55
振動要靠整個身體 56
第一步放松肌肉 60
●繞頸練習 60
●嘆氣練習 62
●環(huán)臂練習 66
●叉腰擺臂練習 68
●撩發(fā)練習 70
●歡迎練習 72
●腮部放松練習 74
第二步調整姿勢 82
●基本姿勢 82
第三步調整呼吸,發(fā)出聲音 86
●基本呼吸訓練 86
針對不同聲音困擾的訓練 90
①聲音小,經常被追問——改善呼吸 92
②聲音含糊不清——改善口部肌肉 94
③聲音低沉,缺乏穿透力——改善“舌頭的硬度” 96
④說話太快,聽不清——注意“停頓” 99
⑤發(fā)音不準——改善“說話時的口型” 102
⑥舌頭不靈活——改善“舌頭的肌肉力量” 103
通過朗讀鞏固“感動之聲” 105
第4章︱“感動之聲”的運用
讓你清晨就能發(fā)出爽朗聲音的哼鳴練習 110
基礎哼鳴練習 112
應用1特殊哼鳴練習 114
應用2摩托聲哼鳴練習 115
吸引聽者的發(fā)聲方法 117
用肢體語言提高聲音的表現(xiàn)力 121
緩解緊張的訣竅 123
●清嗓子 125
●深呼吸 126
●用指尖或手掌慢慢地打拍子 130
飽滿的呼吸,讓你的聲音令人安心 133
利用“呼氣”改變聲音的印象 136
在線交流的要領 138
“不經意的笑容”是溝通的基礎 140
第5章︱抓住對方的心
那個人說話為何這么難懂 145
將注意力放在聽者身上 148
當眾講話的五個要領 150
①句子要短 151
②化抽象為具體 152
③不用專業(yè)術語 153
④避免不必要的信息 153
⑤把話說完整 154
注意說話的次序 157
讓聽者說“Yes”的三角邏輯 161
東京巨蛋體育館里的一根頭發(fā) 165
與對方同頻,增加親密感 168
更換主語的表達方式 171
用“三明治溝通法”表達負面信息 174
沒有練習就沒有成果 177
后記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