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古代史中國史綱(全二卷)

中國史綱(全二卷)

中國史綱(全二卷)

定 價:¥98.00

作 者: 翦伯贊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70530472 出版時間: 2022-06-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兩卷,卷主要講述先秦時期的中國歷史,分為前氏族社會、氏族社會、古代社會及初期封建社會四個部分,作者按照經(jīng)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生產(chǎn)力與生產(chǎn)關系的辯證關系,闡釋了中國古代歷史發(fā)展的演進軌跡,將先秦史追溯到北京猿人的出現(xiàn),將原書社會劃分為前氏族社會與氏族社會,肯定了殷商是“中國史上之奴隸制經(jīng)濟的階段”,闡明了西周封建論,確定了從西周到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開端,即初期封建社會。第二卷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等多方面介紹了秦漢時期的社會、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發(fā)展和演變。不僅注重文獻資料的考辨,更充分利用當時的考古學成果,將考古學與歷史學結合為一。如敦煌漢簡和居延漢簡的發(fā)現(xiàn),為研究漢代邊疆屯戍、烽燧制度、兵役制度、戶籍制度等提供了很多史料,彌補了史籍記載之不足。又如大量漢代畫像磚的出土,提供了漢代人們生活和戰(zhàn)斗場景、音樂舞蹈、喜劇等方面形象資料,本書對這些考古新發(fā)現(xiàn)做了深入研究,結合文獻資料給予新的闡述。

作者簡介

  翦伯贊(1898-1968),著名歷史學家,湖南桃源人,維吾爾族,1919年畢業(yè)于武昌商業(yè)專門學校,1924年到美國加州大學研究經(jīng)濟,1925年冬回國后一直從事文化工作。新中國成立后,先后任燕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等職。主要著作有《歷史哲學教程》《先秦史》《秦漢史》《中國史料學》《中國史綱》《中國史論集》《中國歷史概要》等。

圖書目錄

中國史綱(卷):史前史 殷周史
序…………………………………………………………001
一、前氏族社會
章  中國人種的起源與歷史的序幕………………009
節(jié) 開天辟地的時代 ……………………………………… 009
第二節(jié) “北京人”的出現(xiàn) ……………………………………… 011
第三節(jié) 中國的伊甸樂園 ……………………………………… 014
第四節(jié) 新的人種之外來 ……………………………………… 019
第二章  前氏族社會的經(jīng)濟構造………………………023
節(jié) 有巢氏時代:中國的早期舊石器文化與原始
采集經(jīng)濟 ……………………………………………………… 023
第二節(jié) 燧人氏時代:中國的中期舊石器文化與采集
狩獵經(jīng)濟 ……………………………………………………… 026
第三節(jié) 伏羲氏時代:中國的晚期舊石器文化與采集
狩獵經(jīng)濟之發(fā)展 ……………………………………… ………031
第三章  前氏族社會的生產(chǎn)關系與家族關系……… 035
節(jié) 有巢氏時代:原始群與血族群婚 ………………… 035
第二節(jié) 燧人氏時代:性別、年齡別社會與亞血族群婚 … 039
第三節(jié) 伏羲氏時代:氏族社會的萌芽與亞血族群婚
家族向對偶婚家族之過渡 ………………………………… 042
第四章  前氏族社會的意識諸形態(tài)……………… 046
節(jié) 言語的發(fā)生及其形成的過程 ………………………… 046
第二節(jié) 宗教的發(fā)源及其原始的形態(tài):萬物有靈 …………… 048
第三節(jié) 原始的藝術:卵石彩繪、鹿角雕刻及原始舞蹈 ……052
二、氏族社會
第五章  中國人種的分布與氏族社會的形成…………061
節(jié) 世界的新面貌與中國歷史的新形勢 ………………… 061
第二節(jié) 中國人種的大移動與史前文化的大交流 …………… 065
第六章  氏族社會的經(jīng)濟構造…………………………070
節(jié) 神農(nóng)、黃帝時代: 中國的早期新石器文化與
畜牧、種植的發(fā)明 …………………………………… 070
第二節(jié) 堯、舜、禹時代:中國的中期新石器文化與
畜牧、種植經(jīng)濟的發(fā)展 ……………………………… 077
第三節(jié) 夏代:中國的晚期新石器文化與田野農(nóng)業(yè)之出現(xiàn) …… 083
第七章  氏族社會的家族關系與社會組織………………088
節(jié) 對偶婚家族與族外婚 ………………………………… 088
第二節(jié) 中國的母系氏族社會及其向父系氏族社會之轉化 …… 093
第八章  氏族社會的意識諸形態(tài)………………………  101
節(jié) 氏族社會的宗教:圖騰主義的信仰、咒術與
祖先崇拜 ………………………………………………… …… … 101
第二節(jié) 氏族社會的藝術:陶片上的彩畫、骨石的雕刻
與舞蹈 ………………………………………………… 107
三、古代社會
第九章  商族的起源與古代國家的建立………………115
節(jié) 古代的世界與古代的中國 …………………………… 115
第二節(jié) 史前的商族的出發(fā)點與分布區(qū)域 …………………… 117
第三節(jié) 商族的大征服與夏族的大移動 ……………………… 123
第十章  商代的社會生產(chǎn)力……………………………128
節(jié) 殷墟出土的青銅器文化 ……………………………… 128
第二節(jié) 商代是青銅器時代還是石器時代? ………………… 131
第三節(jié) 商末有沒有鐵器的應用? …………………………… 136
第十一章  商代的社會經(jīng)濟構造………………………140
節(jié) 農(nóng)業(yè)取得了支配地位 ………………………………… 140
第二節(jié) 畜牧退到次要的地位,漁獵娛樂化 ………………… 144
第三節(jié) 手工業(yè)分工的發(fā)達 …………………………………… 146
第四節(jié) 商業(yè)交換的繁榮 ……………………………………… 148
第十二章  商代的社會關系及其發(fā)展…………………152
節(jié) 商代社會關系的構成:奴隸所有者與奴隸 ………… 152
第二節(jié) 商代社會關系的發(fā)展:盤庚遷都與商末的
東南征伐 …………………………………………… ………… 156
第三節(jié) 商代社會關系的決裂:“武王伐紂”“前徒
倒戈”與商代奴隸制國家的滅亡 ……………………………… 161
第十三章  商代的家族關系……………………………163
節(jié) 一夫一妻制家族形態(tài)的成立與“多父”
“多母”之說 …………………………………………………… 163
第二節(jié) 一夫一妻制家族形態(tài)的發(fā)展與原始雜婚制的遺風 … 169
第十四章  商代社會的意識諸形態(tài)……………………174
節(jié) 文字的起源及其初階段 …………………………… 174
第二節(jié) 科學的萌芽:歷數(shù)的發(fā)明 …………………………… 177
第三節(jié) 藝術:銅器上的鏤刻、陶器上的花紋、音樂
與舞蹈 ………………………………………………… 179
第四節(jié) 宗教:上帝的出現(xiàn),骨卜與龜,祖妣同祀 ………… 185
四、初期封建社會
篇  西周:初期封建社會的形成
第十五章  周族的起源與初期封建國家的建立………191
節(jié) 周族的起源與羌族 …………………………………… 191
第二節(jié) 西周時代的世界與中國境內各民族的活動 ………… 195
第三節(jié) 西周初期封建國家建立的過程 ……………………… 198
第四節(jié) 新舊社會秩序的斗爭與初期封建國家建立的完成 …201
第十六章  西周社會的經(jīng)濟構造………………………204
節(jié) 莊園制度的成立與所謂“井田制” …………………… 204
第二節(jié) 莊園制度下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與力役地租 ………………… 208
第三節(jié) 莊園制度下的手工業(yè)與商業(yè) ………………………… 212
第四節(jié) 莊園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西周的沒落 ……………………… 216
第十七章  西周時代的社會關系………………………222
節(jié) 等級制度的形成與西周的政治組織 ………………… 222
第二節(jié) 爵位的等級制與“五服”“五等”之說 ………………… 225
第三節(jié) 西周的“庶人”是“奴隸”還是“農(nóng)奴” ……………… … 229
第十八章  西周社會的意識諸形態(tài)……………………233
節(jié) 宗教:天道設教與祖先崇拜 ………………………… 233
第二節(jié) 科學、文學與藝術 …………………………………… 237
第二篇  春秋戰(zhàn)國:初期封建社會的發(fā)展及其轉向
第十九章  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世界與中國…………………242
節(jié) 世界的新形勢 ………………………………………… 242
第二節(jié) 中國境內諸民族的大爭斗與大融混 ………………… 244
第二十章  春秋、戰(zhàn)國時代歷史發(fā)展的傾向…………250
節(jié) 封建地方經(jīng)濟之發(fā)展與“五霸繼起”的局面
之出現(xiàn) ………………………………………………… 250
第二節(jié) 封建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之均衡與“七雄并峙”的
局面之出現(xiàn) …………………………………………… 256
第二十一章  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社會經(jīng)濟構造……259
節(jié) 鐵器的普遍應用與生產(chǎn)組織的演變:由領邑制
過渡到郡縣制 ………………………………………… 259
第二節(jié) 農(nóng)業(yè)勞動生產(chǎn)性的提高與地租形態(tài)的轉化:由
力役地租過渡到現(xiàn)物地租 …………………………… 262
第三節(jié) 莊園經(jīng)濟的解體與初期城市經(jīng)濟之興起:農(nóng)民
的逃亡,獨立手工業(yè)者與獨立商人之出現(xiàn) ………… 267
第四節(jié) 新舊土地所有者的斗爭與歷史的新轉向 …………… 269
第二十二章  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社會關系……………274
節(jié) 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等級制度的演變 ………………… 274
第二節(jié) 土地所有關系的改變與爵位制的紊亂 ……………… 276
第三節(jié) 農(nóng)奴的兩極分化:向上升華為商人,向下沉淪
為皂隸 ………………………………………………… 278
第二十三章  春秋、戰(zhàn)國社會的意識諸形態(tài)…………282
節(jié) 宗教:天道觀念的動搖與演變 ……………………… 282
第二節(jié) 哲學的諸流派 ………………………………………… 285
第三節(jié) 文學與藝術的發(fā)展 …………………………………… 290
        中國史綱(第二卷):秦漢史
序………………………………………………………………001
五、中期封建社會
篇  中期封建社會的序幕
章  秦族的淵源、建國及其歷史形勢…………………009
節(jié)  秦族的淵源與秦代封建專制主義國家的創(chuàng)立  ……… 009
第二節(jié)  秦代中國境內各種族的活動  ………………………… 014
第三節(jié)  秦代的世界形勢  ……………………………………… 022
第二章  秦代社會經(jīng)濟的構造及其轉向………………………028
節(jié)  土地所有的關系之改變與農(nóng)業(yè)  ……………………… 028
第二節(jié)  生產(chǎn)技術之綜合與手工業(yè)  …………………………… 035
第三節(jié)  經(jīng)濟制度之劃一與商業(yè)  ……………………………… 039
第三章  秦朝政權的性質、組織、發(fā)展及其滅亡…………046
節(jié)  秦朝政權的性質及其組織  …………………………… 046
第二節(jié)  秦代社會關系的變化  ………………………………… 053
第三節(jié)  秦代政權的發(fā)展  ……………………………………… 059
第四節(jié)  陳勝吳廣的所領導的農(nóng)民大暴動與秦代的滅亡 ……… 068
第四章  秦代的意識形態(tài)及其變化…………………………078
節(jié)  焚書坑儒與文化思想在血與火之前的大審判  ……… 078
第二節(jié)  文字的統(tǒng)一與藝術的大綜合  ………………………… 086
第三節(jié)  神的世界之變動與宗教的新發(fā)展  …………………… 091
第二篇  中期封建社會的確立與展開
第五章  西漢王朝的建立及其歷史形勢……………………098
節(jié)  楚漢之爭與西漢王朝的建立  ………………………… 098
第二節(jié)  漢族的形成與國內其他各種族的活動  ……………… 113
第三節(jié)  西漢時期世界的新形勢  ……………………………… 126
第四節(jié)  西漢與中亞商路的開通  ……………………………… 134
第六章  西漢的社會經(jīng)濟構造………………………………152
節(jié)  西漢的農(nóng)業(yè)  …………………………………………… 152
第二節(jié)  西漢的手工業(yè)  ………………………………………… 175
第三節(jié)  西漢的商業(yè)都市與國際貿(mào)易  ………………………… 193
第七章  西漢政權的性質、組織、發(fā)展及其崩潰…………230
節(jié)  西漢政權的性質及其組織  …………………………… 230
第二節(jié)  西漢政權的發(fā)展  ……………………………………… 254
第三節(jié)  西漢政權的崩潰  ……………………………………… 279
第八章  東漢王朝的繼起及其歷史形勢……………………307
節(jié)  新市、平林與東漢王朝的創(chuàng)立  ……………………… 307
第二節(jié)  東漢時國內各種族的活動及世界的形勢  …………… 319
第三節(jié)  東漢與邊疆各族及鄰國的關系  ……………………… 331
第九章  東漢的社會經(jīng)濟構造………………………………347
節(jié)  土地分配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向上  ………………………… 347
第二節(jié)  土地兼并、賦稅、徭役與農(nóng)民的赤貧化 ……………… 356
第三節(jié)  手工業(yè)發(fā)展與科學的發(fā)明  …………………………… 365
第四節(jié)  商業(yè)、都市、錢幣與國際貿(mào)易的再展開  …………… 373
第十章  東漢政權的性質、組織、發(fā)展及其崩潰…………388
節(jié)  東漢政權的性質及其組織  …………………………… 388
第二節(jié)  東漢政權的鞏固及其在邊疆地區(qū)統(tǒng)治的加強 ………… 399
第三節(jié)  邊疆各族的叛變與東漢統(tǒng)治的崩潰  ………………… 413
第四節(jié)  外戚、宦官、黨錮之禍與東漢政權的腐爛  ………… 422
第五節(jié)  黃巾大暴動與東漢王朝的滅亡  ……………………… 436
第十一章  兩漢時代的意識諸形態(tài)…………………………448
節(jié)  崇儒術黜百家與文化思想的再審判  ………………… 448
第二節(jié)  儒家哲學的發(fā)展  ……………………………………… 456
第三節(jié)  兩漢的科學:農(nóng)藝、水利、天文、歷算、醫(yī)藥、
        地理與歷史學  ………………………………………469
第四節(jié)  兩漢的文學:辭賦、歌謠、五言古詩與古樂府
      歌曲  …………………………………………………… 476
第五節(jié)  兩漢的藝術  …………………………………………… 486
第六節(jié)  兩漢的宗教  …………………………………………… 510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