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于中近東的葡萄酒先是傳入埃及,經過希臘,向西擴展至歐洲,但它并沒有進入東方。暫且將伊斯蘭教禁酒這樣的宗教、文化壁壘排開,印度、西亞、中國、以及更東的日本等國,也是葡萄酒的不毛之地。中國雖然自漢朝起,就因張騫出使西域而帶來了葡萄,到唐朝時,文人墨客也開始喝到葡萄酒,并栽植葡萄,但在此之后,葡萄酒卻忽然消失了。大洋彼岸的南北美洲也一直沒有葡萄酒的身影。南北美洲開始釀造葡萄酒要到西班牙征服之后,由傳教士帶來。真正意義上的葡萄酒文化也沒有在這些地區(qū)誕生,這并不是由于亞洲像中國人、日本人等地區(qū)的人們不喝酒造成的。在日本,釀造以米作為原料的清酒時,為了產生釀酒所需的微生菌,使用了醪糟和酵母,它的釀造技術和工藝在世界上也屬唯一。而世界各地也有椰子酒等用果實釀造的獨特且種類繁多的酒,人們亦享受著他們帶來的樂趣。從葡萄酒發(fā)展分布圖就可知,埃及、猶太、希臘、羅馬等文明在形成歐洲文化底色的“兩希文明”(希臘文明和希伯來文明)的同時,作為其中一環(huán)葡萄酒文化也逐漸發(fā)育起來。那么,葡萄酒是如何開始在美索不達米亞起源,并在埃及、希臘、羅馬、歐洲、世界范圍內傳播的?舊約與新約中對葡萄酒的描述有何不同?葡萄酒如何在羅馬形成了平民化與貴族化的差異?葡萄酒在歐洲中世紀人們生活中的地位又如何?本書對葡萄酒的歷史及其在世界范圍內的流通和影響做了詳盡的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