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jié)課短短40分鐘,能夠做的事情有限,尤其有多個實驗和探究活動的課,往往會出現課堂時間不夠用、教學任務完不成、探究活動不完整、探究不充分等諸多問題。如何設計實施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思維型探究活動,讓一節(jié)課結束后,學生學得盡興、學得到位,我結合20多年科學教學經驗,帶領大家一起進入簡約高效的科學課堂。所謂“簡約”,《現代漢語詞典》上的解釋就是“簡略”。但這里的簡約并不是簡單地壓縮和簡化,而是寓豐富于簡單之中,是一種更深廣的豐富。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簡約是集中探究主題,整合教學環(huán)節(jié),讓科學課上得干凈利落。所謂“高效”,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把探究活動做好、做到位,讓學生學得深刻、學得扎實,提高探究學習的實效性。簡約高效的課堂不同于以往教師總是過多地考慮自己怎樣教,而是把關注點放到學生身上,在探究活動中更加關注學生如何學習和思考,多考慮怎樣設計活動才能讓學生學得更有興趣,更有利于理解科學知識、養(yǎng)成科學思維、提升探究能力。我自1996年開始教授“自然”課,經歷了從2001年“自然”課改名為“科學”課,教學內容上從以探索自然現象和事物為主,拓展到探索整個自然科學領域,包括與自然科學有關的人文精神、價值觀及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等,而且還包含了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過程;2017年教育正式印發(fā)《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強調小學科學課是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基礎性課程”。2022年頒布的《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首次提出“核心素養(yǎng)”導向,這是科學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跟隨科學教育改革的腳步,我也進行了很多嘗試,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同行交流,多次講公開課、專題講座,主持課題研究,發(fā)表多篇和科學課堂改革相關的文章。在致力于科學課教學改革與探索的過程中,我逐漸從一名普通的科學課教師成長為一名市級骨干教師。本書中,我匯集了自己20多年的教學體會和經驗,總結出簡約高效的科學探究式學習教學策略:從精準確定教學目標、精煉設計探究活動、調控與指導教學和科學評測教學等4個方面做了詳細闡述,每個方面既包括理論概述,也有教學案例和教學設計,供從事小學科學教學的同仁參考。希望我們在對教材有深刻了解、對所教內容的整個知識體系有全面的認知、對每一課的教學重點有精準把握、掌握一定的課堂教學策略的基礎上,找準探究主題、精煉教學過程,將課堂推向簡約而高效,讓學生都愛上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