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存在即生存:比較視野下的儒家世界觀
第一章 德性與本體
第一節(jié) 性與本:本源論與傳統(tǒng)儒家思維方式
第二節(jié) 性與體:體用論與傳統(tǒng)儒家形而上學
第三節(jié) 物與氣:儒家生命哲學
第四節(jié) 性與氣:儒家性命觀
第二章 德性與心思
第一節(jié) 性與心:儒家心靈哲學
第二節(jié) 性與思:儒家思維觀
第三節(jié) 性與我:儒家主體觀
第四節(jié) 性與順:儒家道德產生的機制
第三章 德性與成仁
第一節(jié) 性與信:儒家信仰觀—兼與基督教信仰觀之比較
第二節(jié) 性與情:儒家情感論批判
第三節(jié) 性與善:儒家道德論
第四節(jié) 性與美:儒家審美論及中國傳統(tǒng)審美精神
第四章 德性與道理
第一節(jié) 性與德:先天與后天
第二節(jié) 性與道:儒家行為規(guī)范論
第三節(jié) 性與理:從實物之性到超越之理
第四節(jié) 性與文:教育便是教化
結論 德性論是一種方法論
參考文獻
附錄一:試論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
附錄二:自然與中國古代道德綱領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