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一:空間詩學及其他 1
重合的孤獨 3
因為奧德修斯,海才開始漂流—致《重合的孤獨》的作者 7
傳統(tǒng)與我們 13
智力的空間 18
詩的自覺 24
中文之內 33
幻象空間寫作 39
“空間 詩學”及其他—中文古詩形式的美學壓力及其當代突圍 47
散文斷想 57
大海 停止之時—敞開中文詩的內在時間 67
詩,自我懷疑的形式 74
IN THE TIMELESS AIR—中文、龐德和《詩章》 86
雁對我說 92
輯二:再被古老的背叛所感動 99
經典性:一種思想追求—徐龍森的沉潛之山 101
我,蘭陵笑笑生 118
孤獨的喧響—讀《替身藍調》 133
當太行穩(wěn)穩(wěn)擎起成熟—楊佴旻《二十世紀中日繪畫革新比較與批判》序 146
聽一棵翡翠樹上的紅烏鴉—楊佴旻《詩77首》序 160
玉梯—英譯《當代中文詩選》序節(jié)選,兼談“個體詩學” 167
玉梯上的眺望—《玉梯—當代中文詩敘論》序 187
一個藝術家的史詩 196
靜悄悄融合的無限—楊黎明的油畫藝術 205
“后鋒詩學”:尷尬與機遇—簡論當代中文詩歌批評 210
非人生觀—三十六歲自贈并代序 226
在一只塤的世界里 227
附: 在思想和詩歌的交點上—2012年諾尼諾國際文學獎發(fā)獎
活動小記 229
提問者 233
無國籍詩人 236
完美與不完美 239
沉默之門—與烏韋•科樂貝(Uwe Kolbe)繼續(xù)對話 242
從不可能開始 248
噩夢的靈感—中國文化處境中的逆向思維 256
詩,漂泊者的原型 271 3
茫茫 278
關于《 》 282
建構詩意的空間,以敞開生之可能 295
本地中的國際 308
中國手稿、南太平洋手稿、歐洲手稿—楊煉網站“作品”欄
引言 319
再被古老的背叛所感動—英譯《同心圓》序 323
被朗誦的光—歐洲之憶,并獻給母親 328
《水手之家》詩集序 332
《文學界》楊煉小輯序 335
一江藝術的春水 338
墨樂:當代中國藝術的思想活力 341
以個人的聲音反抗世界性的自私、冷漠和玩世不恭—追憶蘇珊•桑塔格 349
沉思史鐵生 356
吃人生這只蜘蛛—讀《吃蜘蛛的人》 358
盧瓦河口上的望遠鏡—四章散文,為讓?呂克·丹托而作 362
新世界—全球化語境和歐洲的自省 372
中國文學的政治神話 383
市場 ,還是新官方?—九十年代后中國大陸文學藝術之我見 391
偽造的成功及其他 396
走出“后文革” 403
附錄:楊煉創(chuàng)作及出版年表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