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001 總 序
輯
002 巴金研究訪談錄——答孫正萱
017 給知識以生命——答黃發(fā)有
034 一代有一代的文學史,力量在未來——答柯弄璋
050 久別的未曾失去的筆——答吳天舟
088 百年新文學 百年新發(fā)展——答郭瑾海
103 八個會議,一個時代——答周明全
136 學術是我安身立命的基本立場——答舒晉瑜
第二輯
158 百年榮枯一夕話——答李瑞騰
165 臺灣與海外華文文學的研究展望——答李安東
182 要有一顆敢于抗衡的心——答唐明生
197 有行有思,境界乃大——答顏敏
211 文化軟著陸面臨的挑戰(zhàn)——答傅小平
第三輯
002 做同代人的批評家——答金理
024 學院批評在當下批評領域的意義和作用——答梁艷
040 評論家不食人間煙火 文壇會干凈得多——答陳倉
第四輯
056 大學教育與當代知識分子的崗位——答張新穎
071 教育的歷史與現(xiàn)狀——答李輝
095 從中學語文教材改革談起——答劉旭
107 文學會使校園變得更美好——答劉志榮
120 讓自我超越自由與無用——答朱朋朋
第五輯
134 關于“火鳳凰”,我還要說什么——答王文祺
143 在出版中貫穿人文精神——答金理、黃華遠
153 繼往開來——答姚克明
161 傳承人文薪火——答黃發(fā)有
184 我與圖書館是很有些緣分的——答傅藝偉
198 堅持:知識分子的精神崗位是不能改變的——答柏琳
205 編后記 陳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