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時代變遷的腳步,講述人物的命運,體味人物的情感,展示人物的心靈,以期慰藉傷痕累累的靈魂,呼喚飄忽不定的良知。—— 作者手記作者心聲: 早在我剛起步于文學的路上,心里就涌動著寫一部長篇小說的欲念,希望將二十世紀中葉以來半個世紀的歷史進程中,我所熟知的父輩親歷的故事及個人的親身體驗告知世人,與讀者分享。當時,得知我的夢想,身邊幾個年輕的文友不僅沒有嗤笑我的幼稚和狂妄,反而起勁地鼓勵我付諸實施,故鄉(xiāng)的伙伴們更是對我臆想中的長篇小說滿懷期待。怯于個人能力所限,一直不敢動筆創(chuàng)作。一晃幾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好友和伙伴多位已經離世而去,自己也步了入白發(fā)暮年。眼見早年的夢想將成為泡影,轉機竟然不期而至。2011年國慶節(jié)之夜,燈下伏案靜思,突涌創(chuàng)作勇氣,當即敲擊鍵盤,至次日五更時分,敲出兩千余字,取書名為《紅螞蟻》…… 論者觀點: 長篇小說《紅螞蟻》以62萬余字的篇幅,描繪了自1939年到1988年近半個世紀極為波瀾壯闊的歲月里,大連、煙臺幾個家庭的小人物為生存而忙碌,為尊嚴而抗爭,為理想信念而奮斗,為私心欲望而鉆營,為愛恨情仇而熬煎的命運軌跡。在主人公善福、玉萍、明誠、祥云等人身上,展現了人性在惡劣的時代環(huán)境下善良、堅強、堅韌、寬容的美好品質;在李秉堂、董文理、善耀等人身上,則昭顯了在戰(zhàn)爭、私欲、窘境、盲從的壓力下,人性的扭曲變形……小說小中見大,線索穿插精致,以如椽之筆努力還原了時代大變遷下小人物的生生死死,怒斥了小人物的大奸大惡,弘揚了小人物的大忠大義,為當下社會的不良之風敲響了警鐘,揭示了什么才是國家民族前進的真正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