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十九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其作品是公認的世界文學瑰寶。出身貴族世家,一歲半喪母,九歲喪父,由姑媽撫養(yǎng)成人。十六歲考入喀山大學法律系,后退學回鄉(xiāng),投身農奴制度改革。二十三歲時自愿參軍,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并開始寫作。三十四歲時和索菲婭結婚,總共生育十三個孩子,其中五個天折。四十一歲時,歷時六年完成《戰(zhàn)爭與和平》,被譽為“天才的史詩巨作,四十九歲時,歷經十二次修改完成《安娜•卡列尼娜》,被譽為“盡善盡美的藝術杰作”。此后舉家遷往莫斯科,調查貧民,探訪監(jiān)獄,研習哲學、宗教、倫理、道德,因對自己的富裕生活產生懷疑,常自己動手收拾屋子、打水、劈柴。七十一歲時,耗費十年心血,完成巨著《復活》,被譽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發(fā)展的高峰。一九一零年十月,八十二歲的托爾斯泰秘密離家出走,途中患肺炎,死于阿斯塔波沃車站。依照他的遺囑,遺體葬在故鄉(xiāng)波良納莊園,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譯者簡介力岡,著名蘇俄文學翻譯家,是為譯介俄語文學獻出了整個生命的翻譯大師,被譽為中國俄語文學翻譯界的泰斗。一生中翻譯了八百多萬字的文學名著,他所翻譯的《靜靜的頓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日瓦戈醫(yī)生》《上尉的女兒》《當代英雄》《獵人筆記》等名著影響了幾代中國讀者,至今仍在讀書界和學界享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