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媒體人黃曉靜的長篇小說,講述了一個不再年輕的女性,在一段跨越幾十年的曖昧關系里,在一個不斷坍塌的行業(yè)里,在身體日漸衰敗的疼痛里,在沉溺和救贖交錯的路途上,走向曠野,走向遠方。小說真實地再現了現代人的生活困境。【作者的話】 書寫的起因是身體的疼痛,那些疼痛突如其來,如影隨形,讓人束手無策。我知道更年期來追殺我了。審視那些過往的時光,感覺混亂如一叢荊棘,每一次觸碰都鮮血淋漓。身處的環(huán)境荒誕不經,工作如復印機運行,一切都是無解的狀態(tài)。我試著坐下來,將那些零碎的、雜亂的情緒賦予文本的角色,串起、打量、思考那一個個困境。我找到了一個出口,在那個時空里我安靜下來,疼痛也舒緩一些。思考帶來另一種疼痛。就如《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作者費蘭特所言,小說的首要目的,就是攪動那些感染的、敞開的傷口,捅開它,讓你意識到自己的傷口在哪里,這傷口又從何而來。原來有那么多問題隱藏在那里,我們選擇回避、忽視、遺忘,終不能讓它痊愈。我需要寫一個女性故事,把她對時代、職業(yè)、兩性關系的不解、失望、糾纏展示出來,無論它多么矯情,多么不堪,都需要理直氣壯地寫出來,因為,只與她有關。這個故事陪伴我度過了很多艱難時日。它替我揭去了一層殼,那是被構建的虛張聲勢和小心翼翼,讓我如重生一般。那些我以為重要的東西如今已經不重要,世界也換了一張面孔,我們都不一樣了。我們需要繼續(xù)生活,閱讀,思考,書寫,獲得智慧。如果你能讀到它,有一點點共鳴和慰籍,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