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日本作家村松梢風以錯綜迷離的世相稱上海為“魔都”,“魔都”由此逐漸成為上海的代名詞,家喻戶曉。近代上海作為“魔都”,具有高度開放、無所不容,一市三治、各行其是,戰(zhàn)時中立、長期和平,形成中外利益共同體等特性,并由此形成上海超強的集聚功能,助推上海超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造就上海開放、創(chuàng)新、包容的城市精神。當代上海城市精神,是近代上海城市精神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上海史專家熊月之以學術為支撐,圍繞魔都上海的種種特殊之處,深入分析了上述特殊之處的種種表現、形成原因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為推進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chuàng)新“五個中心”建設,打響上海服務、上海制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打造全球性國際化大都市提供歷史依據和文化支撐。本書視野宏闊,史論融合,分析細致,見解獨到,資料翔實,圖文并茂,在諸多上海史研究專著中獨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