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雄《方言》是我國部收集古今方國殊言別語的語言學著作,它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方言學的誕生。明清以前,《方言》傳本——郭注本經過一千五百多年的傳抄翻刻,“訛舛相承,幾不可通”。明清時期出現多個《方言》校注本,另有王念孫散見于各類著作中的《方言》遺說,以及晚清以降一些學者著作中所涉《方言》的條校條釋內容,我們將這些材料加以收集整理,作為《古代方言文獻叢刊》第二輯推出。戴震是清代位對郭璞注《方言》進行全面整理與研究的學者,他的《方言疏證》考辨《方言》的作者,校訂傳本《方言》中大量訛脫衍倒、誤連誤分、內容竄亂等問題,同時對《方言》原文逐條進行疏通證明,取得了很重要的成就,成為后來者使用和研究《方言》的重要基礎。本書稿整理者深耕《方言》及其注家數十年,在深入調查《方言疏證》存世版本的基礎上,以《叢書集成初編》影印武英殿聚珍版為底本,以四庫系的文淵閣本、文津閣本和遺書系的微波榭叢書本、安徽叢書本對校,校正文字、復核引文、斷句標點均嚴格按照古籍整理規(guī)范進行。書后附筆畫索引,以便讀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