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論有聲的中國:演說的魅力及其可能性

有聲的中國:演說的魅力及其可能性

有聲的中國:演說的魅力及其可能性

定 價:¥59.00

作 者: 陳平原
出版社: 商務(wù)印書館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00221825 出版時間: 2023-04-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作為“傳播文明三利器”之一,演說在晚清的興起,令人矚目。整個20世紀中國,但凡有效的思想啟蒙或廣泛的社會動員,都離不開“演說”這一利器。正因此,對于現(xiàn)代“演說”的研究,不僅涉及其具體內(nèi)容,更牽涉演講的立意、文體、姿態(tài)、聽眾反應(yīng)及傳播效果等諸多視角。而所有流傳久遠的“偉大的演說”,不僅系于演說者的個人才華與訴求,更與整個時代的風尚與精神相契合。正如作者陳平原教授所言:“演說的魅力及其可能性,乃一時代社會是否活躍、政治是否開明、學術(shù)是否繁榮的重要表征。”本書亦希望借助那些隱匿于寂靜深處的“演說”,尋找觸摸歷史的入口。

作者簡介

  陳平原,廣東潮州人,文學博士,現(xiàn)為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學現(xiàn)代中國人文研究所所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務(wù)院學位委員會第六、第七屆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評議組成員。2008—2015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講座教授(與北京大學合聘)。曾被國務(wù)院學位委員會評為“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1);獲頒發(fā)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屆高等學??茖W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1995、1998、2003、2009、2013),以及第四屆王瑤學術(shù)獎著作獎(2016)、第四屆思勉原創(chuàng)獎(2017)、第十四屆文津圖書獎(2019)、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2021)等。先后出版《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zhuǎn)變》《千古文人俠客夢》《中國散文小說史》《中國現(xiàn)代學術(shù)之建立》《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作為學科的文學史》《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現(xiàn)代中國的述學文體》等著作三十余種。治學之余,撰寫隨筆,借以關(guān)注現(xiàn)實人生,并保持心境的灑脫與性情的溫潤。近期出版的隨筆集包括《故鄉(xiāng)潮州》、《大圣遺音》、《讀書是件好玩的事》(增訂版)、《懷想中大》(增訂版)、《花開葉落中文系》(增訂版)等。

圖書目錄

導言:聆聽演說與觸摸歷史
第一章 演說之于現(xiàn)代中國
一、作為“聲音”的演說
二、演說之視覺呈現(xiàn)
三、演說之聽覺記憶
四、演說之魅力及其可能性
第二章 晚清畫報中的聲音
一、畫/話說聲音
二、“戲園子”如何“進化”
三、與學堂、報章結(jié)盟
第三章 現(xiàn)代中國的演說及演說學
一、“演說學”之傳入
二、演說的定義與溯源
三、分類、技術(shù)及姿態(tài)
四、“無邊的國事”與“有聲的文學”
第四章 聲音的政治與美學——現(xiàn)代中國演說家的理論與實踐
一、演說之氛圍
二、演說之鄉(xiāng)音
三、演說之變奏
四、演說之危險
五、演說之詩性
第五章 徘徊在口語與書面語之間——工作報告、專題演講以及典禮致辭
一、偽裝成口語的書面語
二、日漸進入書面語的口語
三、文體感的缺失與重建
附錄一 孫中山關(guān)于教育的六次演說
附錄二 作為演說家的聞一多
附錄三 “演說現(xiàn)場”的復(fù)原與闡釋——“現(xiàn)代學者演說現(xiàn)場”叢書總序
參考書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