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記述“老上海的味道”
本幫菜的淵源
2 光緒年間的榮順館
8 本幫菜中的“江湖派”
14 德興館的“功勞簿”
21 老正興濫觴
38 同泰祥“親民”也是“精明”
43 吳淞出了家合興館
49 功德林的“功德”
54 老大同的“家”
61 外一篇:不得不提的十六鋪碼頭
本幫菜的秘密
66 腌篤鮮的生命力
72 肉絲黃豆湯——“小姐身子丫鬟命”
78 爛糊肉絲的“風骨”
84 生煸草頭的小手筋
90 五香烤麩的過往今生
98 八寶辣醬的“腔調”
104 紅燒鮰魚的“嗲”
110 不得不說的紅燒肉
118 扣三絲的那一“扣”
126 紅燒圈子的“題外話”
132 蝦籽大烏參的“文武”之道
142 糟缽頭最“上海”
150 油爆蝦的“剛”與“柔”
156 “海派”的八寶鴨
162 熏魚的“秘密”
170 “奢侈”到“簡單”的禿蟹黃油
178 “巴心巴肝”的青魚禿肺
184 響油鱔糊的“噱頭”
本幫菜的“腔調”
192 源于市井
196 雅俗嬗變
200 市肆之功
204 話說紅燒
209 濃油赤醬的“醬”
213 “火候”是人與天的對話
217 “本幫”正義
跋 “吃貨”也是需要“修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