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下的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創(chuàng)新遵循“合作共贏、誠信履約”的理念,做到“管理制度規(guī)范化、工作流程標準化”,實現“工程數據實時共享、工程建設全維可視、施工過程智能管控、工程風險智慧管理、多方協同高效決策、各方資源優(yōu)化配置”,涵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動因、利益相關方合作管理、前期論證、設計、招標、合同、采購、質量、進度、投資、安全、環(huán)保、績效考核與激勵、建設監(jiān)理、風險管理、業(yè)務流程、接口管理、信息技術平臺和績效評價指標。具體內容包括: 1)建立項目前期論證、設計、招投標、施工、驗收和運營等環(huán)節(jié)合理的組織模式和業(yè)務流程,以及配置人力資源,以有效集成和管理各種資源,順利實現水利工程建設目標。 2)在市場中選擇優(yōu)質的參建隊伍,包括設計院、咨詢方、監(jiān)理方、施工單位和供應商等,并建立各方合作機制,明確管理過程中的責權邊界、協調流程和公平的利益風險分配,以調動各參與方的積極性,提升工程建設效率。 3)根據水利工程建設績效鏈建立多視角多層次考核體系,評價項目實施過程與結果,包括設計、采購、施工和信息管理過程,以及質量、安全、成本、進度、環(huán)保、社會經濟效益等目標的實現。 4)在復雜的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提高風險辨識、風險分析、風險應對和風險監(jiān)控方面的能力,有效管理來自技術、經濟、社會和自然環(huán)境等方面的風險。 5)水利工程建設信息技術平臺與利益相關方合作管理組織平臺耦合,運用BIM和移動互聯網等技術,使性質不同?p作用不同?p地理空間分布的參建方間形成高效的協同工作流程,并結合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支持各方高效處理信息、協同工作、決策和應對各種風險,提高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效率。 該書適用于水利工程各級主管部門,水利工程法人單位、監(jiān)理單位、設計院、施工單位、運營單位等參建方,以及水利工程相關專業(yè)的科研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師生,不僅對水利工程管理學科具有重要理論價值,也可指導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實踐,促進水利行業(yè)工程建設管理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