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妖傳》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神魔小說,舊時相當風行,鄭振鐸1935年作《世界文庫發(fā)刊緣起》在贊頌中國古典小說時曾自豪地將它與《三國》《水滸》并稱。小說以宋代的“王則貝州起義”為依托,寫蛋子和尚虔心摹得天書《如意冊》,并與狐母圣姑姑及其子左黜同練成道。后圣姑姑夢會武則天,知其轉世后與狐女媚兒為夫妻,二十八年后于貝州發(fā)跡,從而引發(fā)出王則貝州起義。但王則登位后因荒淫無道,終被朝廷所滅。該書據(jù)完整四十回本《平妖傳》之最早刊本,即明崇禎嘉會堂本(藏日本內閣文庫),精心整理,僅校改個別錯字,以使讀者能重睹這部名著的原貌。 羅貫中、馮夢龍是我國古代小說創(chuàng)作的第一流作家,出自于他們之手的《平妖傳》在總體結構和具體寫作上,與《水滸傳》《紅樓夢》有不少相似之處。小說曲折離奇,如夢如幻,令人拍案稱奇。而其中尤以人物塑造最為成功,作者廣泛吸取了前人神話、傳說等作品中的素材,加以創(chuàng)造,成功塑造了圣姑姑、胡永兒、左黜、蛋子和尚等一系列人物,形象生動,性格鮮明,表現(xiàn)出高超的藝術手段。同時,該書對于了解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也有一定的意義,貫穿全書的同時又是一幅真實生動的宋代生活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