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兩位研究興趣不同的人類學家要寫這樣一本閱讀指南?因為通常沒有人教讀者如何閱讀民族志,而是指望他們自己弄明白這是怎么一回事。傳統(tǒng)的民族志導讀要么介紹主題概念,要么歸納理論觀點,但本書作者們希望傳遞一種開放式對話的感覺,在提供分析文本技巧的同時,還能引導人們一探人類學知識的特質,并培養(yǎng)出讀者自己的人類學想象力。這本書從巨量的民族志文本中選取精彩節(jié)選,并進行評論和論證,為讀者構造了一個啟發(fā)式的布局。各種視角被組合起來,提供了一個改進后的理解民族志的方法。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民族志成了理解人類處境的一個重要途徑,雖然不是唯一途徑,但作為一種知識,它值得被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