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儒家功夫哲學論

儒家功夫哲學論

儒家功夫哲學論

定 價:¥178.00

作 者: 倪培民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叢編項: 復旦哲學·中國哲學叢書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0202589 出版時間: 2022-10-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集三十余年研究思考成果而成,《儒家功夫哲學論》是作者系統(tǒng)闡釋其功夫儒學和功夫哲學的著作。廣義言之,“功夫”可以理解為“生活的藝術”。本書從“儒家”“功夫”和“哲學”這三個論域的交集入手,意在既“從功夫的視角詮釋儒家哲學”,還原儒學作為一個功夫修煉和實踐體系的本質特征;也“從儒學的角度發(fā)掘功夫哲學”,勾勒功夫哲學的基本視角和框架;并“從哲學的角度反思儒家功夫”,考察當代儒學的哲學意義。

作者簡介

  倪培民,美國格蘭谷州立大學哲學系終身教授。出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復旦大學,獲復旦大學哲學學士、西方近代哲學碩士后出國求學,獲美國康涅狄格大學哲學博士。曾任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香港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國際亞洲哲學與比較哲學學會會長、北美中國哲學家協會會長、紐約全球學術出版社《中外比較哲學叢書》主編、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執(zhí)行副院長、北京師范大學特聘教授等。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哲學和比較哲學、近代歐洲哲學、因果關系哲學,尤其專注于儒家功夫哲學。主要著作包括On Confucius(《論孔子》,2002),On Reid(《論里德》,2002),Wandering: Brush and Pen in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筆墨哲思游》,2002),Confucius Making the Way Great(《孔子——人能弘道》,2010,2012,2021),以及80余篇中英文哲學論文。由紐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UnderstandingtheAnalectsofConfucius-ANewTranslationofLunyuwithAnnotations(《孔子論語理解——論語的新英文譯注》,2017)是迄今為止英文世界非常詳盡的《論語》譯注本,該書2020年獲得美國現代語言協會頒發(fā)的“史嘉林圖書獎”(Scaglione book prize)。

圖書目錄

緒  論
第一章 從功夫論到功夫哲學
    一  “中國哲學的合法性”問題
    二  西方哲學的合法性危機
    三  哲學的功夫轉向
    四  功夫論的哲學轉向
上篇  格物致知
第二章 格物致知與功夫認知
    一  西方哲學中的“知”
    二  功夫認知
    三  超出真理的知識
    四  知與德性的培養(yǎng)
    五  對格物致知的理解
第三章 功夫認知的特征及其培養(yǎng)
    一  知與行
    二  知與體  
    三  知與思
    四  楷模的學習與權威
第四章 功夫認知與科學技術
    一  陽明格竹與李約瑟難題
    二  作為科學的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
    三  技術與因果觀
    四  功夫科學如何可能
第五章 儒家心性之學與功夫本體論
    一  作為儒家心法的《中庸》功夫
    二  孟子人性論的再認識
    三  朱王心性論之異同
    四  良知是假設還是呈現?——功夫的吊詭
第六章 儒家需要形上學嗎?
    一  對解構形上學的回應
    二  情本體?事本體?仁本體?
    三  作為境界的和作為功法的形上學
    四  關系形上學?故意的偏頗
第七章 如在主義:儒家功夫模式的精神性
    一  從原始宗教到如在主義的轉折
    二  如在主義是非辨
    三  “有保證的”宗教信念及其儒家的對應
    四  如在主義與后世俗時代的兩難困境
中篇  誠意正心修身
第八章 誠意正心修身與學以成人
    一  功夫與誠意正心
    二  誠意正心與健康
    三  儒家欲望觀
    四  教育、經濟與“單向度”的人
第九章 藝術人生:儒學的最高目標
    一  開放式的“成人”
    二  通行觀點及其否定
    三  對通行觀點的分析
    四  藝術人生之為道——以書法為例
第十章 功夫倫理
    一  功夫倫理與道德律令
    二  功夫與道德
    三  功夫倫理與其他倫理學理論
第十一章 “求而得之,舍而失之”:儒家尊嚴觀
    一  “天賦普遍尊嚴”概念的得失
    二  儒家關于人的尊嚴的基本立場
    三  儒家尊嚴觀與天賦普世尊嚴觀念的比較
第十二章 修煉而成的自發(fā)性:儒家自由觀
    一  作為消極自由的“從心所欲不逾矩”
    二  作為積極自由的“從心所欲不逾矩”
    三  作為自由之條件的功夫能力
    四  作為自由之條件的他者
下篇  齊家治國平天下
第十三章 家道與“齊家”功夫
    一  三種意義上的家與家道
    二  齊家與修身
    三  權威與家規(guī)
    四  齊家與“極高明”
    五  齊家與當代家庭問題
    六  齊家與治國平天下
第十四章 儒家功夫與民主和法治
    一  “新民”——民主之基礎工程
    二  體制——外體化的功夫
    三  禮治的特權與法治的平等
第十五章 “家天下”文明與“平庸之善”
    一  人類的成熟與天下文明
    二  文明對話的模式
    三  和而不同與開放的肯定性
    四  “囚徒困境”與“紅燈籠困境”
    五  走向“平庸之善”的可能
后  記
中文參考文獻
外文參考文獻
本書作者有關論著
索  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