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談譯錄》 第四輯,甄選10篇翻譯史、翻譯理論與翻譯實踐研究的優(yōu)秀論文:有針對譯者和翻譯贊助者的詳細考察(如“傳科學之教的教士”傅蘭雅、第一代走向世界的知識分子王韜、晚清名臣張之洞、中國“新感覺派”代表人物劉吶鷗);有關于重要作家譯作在華傳播的詳細爬梳(如黎巴嫩詩人紀伯倫、“偵探小說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有以具體譯作為中心、以多個譯本為參照的斟酌推敲(柳宗元《江雪》);對新加坡華文報刊“零翻譯”現(xiàn)象的歷史數據分析,則清晰呈現(xiàn)了翻譯與社會的互動關系;對“創(chuàng)造性叛逆”這一重要概念的追本溯源,以及埃斯卡皮的原文和譯文(《文學讀解的關鍵詞:“創(chuàng)作性偏離”》),更是澄清了國內翻譯學界長期以來的誤解和誤用。 值得一提的是,自本期開始新設“研究生論壇”欄目,希望為從事翻譯研究的在讀學生提供一片發(fā)表觀點的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