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悠悠蒼天,人何往之。人類自誕生以來,從茹毛飲血到刀耕火種,從鑿石為器到煉銅冶鐵,從蒸汽工業(yè)到電氣時代、互聯(lián)網時代,仰望璀璨星空,面向寥廓蒼穹,我們的先祖先人,還有而今的我們,心靈深處總有一個思索的聲音在激蕩:我們從哪里來?我們要到哪里去?同一個星空,同一個夢想,無論是身在尼羅河之畔,還是幼發(fā)拉底河之濱;無論是身在黃河之畔,還是恒河之濱;無論是身在多瑙河之畔,還是萊茵河之濱,守護共有家園、實現(xiàn)和平發(fā)展,是自古以來全人類的美好愿望。無論是中國悠久的以和為貴、協(xié)和萬邦、天下大同思想,到古希臘的奧林匹克精神,還是聯(lián)合國憲章宗旨……這些美好理念構想,在幽幽流淌的人類歷史長河中發(fā)光長亮。沉舟側畔千帆過,歷經災難困苦、紛爭傾軋,有過淚有過痛,有過悲有過喜,人類社會卷隨“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歷史洪流,已全面進入21世紀——新的全球化時代。與此同時,“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的世界之問、時代之問隨之而至,赫然地擺在了全人類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