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走向大一統(tǒng) 001
一、大一統(tǒng)應該從黃帝說起 001
二、家族與邦國遞進時代的夏商政治 006
三、周公對大一統(tǒng)文化之貢獻 013
四、春秋儒家大一統(tǒng)之政治訴求 027
五、秦始皇對大一統(tǒng)政治之鑄就 037
六、漢承秦制與大一統(tǒng)政治之固化 054
七、“大一統(tǒng)”是中國文化鮮明的符號 085
第二章 中央執(zhí)要,四方來效 090
一、治水政治與集權政體雛形之形成 090
二、西周王朝對國家政治體制之探討 103
三、秦代中央集權政治模式之奠定 130
四、漢唐明清中央集權盛衰之啟示 138
第三章 尊崇儒術與延百家之學 146
一、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的治國思想 146
二、獨尊儒術,統(tǒng)一官方意識形態(tài) 164
三、漢武帝悉延百端之學 168
四、“霸王道雜之”的漢家制度 177
第四章 家國同構 186
一、血緣向地域轉變之樞機 186
二、家國同構中的封邦建國 188
三、宗法禮樂制在家國同構中的作用 205
第五章 推崇德治精神 217
一、以德治國的政治意識 217
二、孝悌友愛的倫理精神 233
第六章 以法治國的歷史傳統(tǒng) 239
一、管子以法治國思想 239
二、商鞅的“治法三要” 247
三、秦始皇以法治國 254
四、漢武帝的“重法治” 261
第七章 民惟邦本的治理主張 268
一、周公“用康保民”主張 268
二、管仲以民為本思想 272
三、孟子“民貴君輕”主張 284
第八章 貴和中庸的施政特色 290
一、和為貴 290
二、中庸之道 296
第九章 史鑒意識與國家治理 304
一、周初統(tǒng)治者的史鑒意識 304
二、唐太宗“覽前王之得失” 314
三、亂世多史與盛世修史 331
第十章 歷史傳承與時代主題 337
一、古為今用與歷史傳承 337
二、中國文化與中國道路 342
三、全球治理與中國方案 354
四、學習本領與走向未來 359
附 錄 主要參考文獻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