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影像學檢查已經成為現代醫(yī)療領域不可缺少的診斷工具,在診斷中需要高質量的圖像信息。在這種情況下,放射診療技師不僅需要掌握各種影像檢查的專業(yè)技術,還需要具備比以往更高水平的解剖、生理、病理等醫(yī)學相關的臨床知識。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從圖像中確定人體斷面結構的能力和一定程度的讀片能力等影像解剖學知識,以及對檢查目的和內容的充分理解,就無法提供“診斷價值高的影像”。影像學診斷的起始點是了解正常的影像解剖。為了便于讀者掌握影像解剖學知識,本書采用大影像觀的編寫理念,涵蓋了各類成像的基礎知識、頭部、頸部、脊椎與脊髓、胸部、腹部、盆腔、乳房、四肢等X線、CT、磁共振、DSA、超聲、核醫(yī)學等多模態(tài)成像技術,使解剖與檢查技術學及其疾病相嫁接。不僅有線條圖,還有標本,以及X線攝影的黑白反轉,這正負片的對照顯示恰恰如同照片與透視。此外,還有前面觀、背面觀、側面觀以及斜面觀等,相得益彰,可以讓新手入門者多角度、全方位、詳盡觀察醫(yī)學影像解剖。本書不僅對“即將成為診療放射醫(yī)師和臨床檢查技師的學生”和“年輕技師”有參考價值,而且對于已經活躍在臨床一線的“實習醫(yī)生、護士、理學療法師、作業(yè)療法師”等學習相關內容也會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