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01 章 倫敦(1873年6月)
“此外,我內心有大自然,有藝術,有詩情。倘若擁有了這些還無法滿足,怎樣才能滿足呢?”
05 第二章 拉姆斯蓋特(1876年4月)
“我是一個牧師的兒子,迫于生計不得不去做工,現在既無時間也無金錢進皇家學院念書。”
10 第三章 艾爾沃斯(1876年7月)
“每天都有每天的罪惡,每天都有每天的善行,事實確是如此。”
14 第四章 多德雷赫特(1877年1月)
“如果一個人毫無責任感,那么,他怎么可能聚精會神呢?”
18 第五章 阿姆斯特丹(1877年5月)
“當我們在干一件困難的‘為追求美好的東西而奮斗時’,我們就是在為正義作戰(zhàn),其直接的報償就是我們與許多邪惡分手了。”
30 第六章 埃頓(1878年7月)
“如果失去了對上帝的信仰,一個人也就會失去勇氣。”
33 第七章 博里納日(1878年12月)
“我現在埋頭于工作。每天過去,我對從前曾對我有吸引力的事情,既無時間考慮,也無時間來保持對它們的興趣。”
50 第八章 布魯塞爾(1880年10月)
“要學會畫得好,非得經過與艱難困苦的斗爭不可。”
56 第九章 埃頓(1881年4月)
“不奮斗,不艱苦勞作,怎么能成為畫家?”
80 第十章 德倫特(1883年9月)
“讓我去做吧,我會有所作為的。但愿我有耐心去改變一切。”
92 第十一章 紐南(1883年12月)
“不少畫家害怕空白畫布,但空白畫布也怕敢冒風險的真正熱情的畫家。”
125 第十二章 安特衛(wèi)普(1885年11月)
“遺憾的是,一個人逐漸取得經驗時,卻失去了青春。如果不是這樣,生活該是多么美好。”
136 第十三章 巴黎(1886年3月)
“為了事業(yè)的成功,一個人必須要有抱負,而抱負似乎又很荒唐。即使繪畫取得成功,也是永遠得不償失的。”
138 第十四章 阿爾(1888年2月)
“如果我能全力以赴地重新工作,當然很好,但我恐怕只好永遠瘋癲下去了。”
192 第十五章 圣·雷米(1889年5月)
“我總是充滿懊喪,特別是每當想起自己的工作對實現自己的目標所起的作用是這么卑微時。我希望這種懊喪終將把我變得更成熟。”
219 第十六章 凡茲河畔的奧弗(1890年5月)
“假如我們期待可以舍棄工作,另辟蹊徑取得成功,那代價將會是雙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