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中國東部海域海底地震探測

中國東部海域海底地震探測

中國東部海域海底地震探測

定 價:¥198.00

作 者: 張訓華 等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030711236 出版時間: 2022-08-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2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東部海域海底地震探測》概述海底地震儀(OBS)深部地震探測的原理發(fā)展歷程和現(xiàn)狀,以及我國東部海域深部地質研究存在的科學問題,重點論述針對OBS深部地震探測的工作特點和技術難點,攻關研究形成的立體槍陣延遲激發(fā)震源設計、臺站數(shù)據(jù)凈化和速度反演等技術,提高了原始資料信噪比和反演精度。利用上述技術方法,在南黃海實施兩條OBS+地震臺站的海陸聯(lián)測地震測線,查明了南黃海深部地質結構和深大斷裂分布,驗證了揚子與華北塊體在海區(qū)接觸關系的推測,厘定了揚子塊體在海區(qū)的分布范圍;通過東海陸架盆地-沖繩海槽OBS深部探測,證實了洋陸過渡帶內(nèi)深部上涌的軟流圈不斷向東帶動巖石圈進行幕式伸展拉張,并引起弧后地區(qū)的構造遷移,認為沖繩海槽南部地區(qū)地殼已經(jīng)破裂,進入到海底擴張的初始階段,沖繩海槽南部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初始的洋殼。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東部海域海底地震探測》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1
一、中國東部海域深部地質探測歷程 1
(一)南黃海 1
(二)東海 3
二、OBS深部地震探測技術發(fā)展歷程 4
(一)國際 5
(二)國內(nèi) 6
三、關鍵科學與技術問題 7
四、主要進展和成果 8
第二章 區(qū)域地質背景 10
一、南黃海 10
二、東海 13
第三章 OBS資料采集技術 16
一、OBS結構與工作原理 16
(一)結構 16
(二)工作原理 18
二、地震波震源激發(fā)技術 19
(一)氣槍激發(fā)地震信號機理 19
(二)激發(fā)地震波特征分析 27
(三)大容量槍陣組合設計方法 30
(四)應用效果 44
第四章 數(shù)據(jù)處理技術 60
一、處理流程簡介 60
二、數(shù)據(jù)凈化處理 62
(一)特征分析 62
(二)組合凈化 67
(三)效果分析 77
三、信號增強技術 78
四、P、Z分量合并與波場分離處理 84
(一)壓力(P)和垂直(Z)分量接收機理 84
(二)P分量和Z分量合并方法 86
五、射線追蹤與走時計算 94
(一)模型離散 95
(二)走時計算 96
(三)波前擴展 98
(四)射線追蹤 99
六、層析成像速度建模技術 100
(一)OBS資料的地震斜率數(shù)據(jù)拾取 101
(二)反射波斜率層析成像 105
(三)初至波與反射波聯(lián)合斜率層析成像 117
七、多尺度走時層析成像反演技術 123
第五章 南黃海深部地震探測成果 128
一、資料采集 128
(一)LINE2013線 128
(二)LINE2016線 131
二、震相分布 133
(一)LINE2013線 134
(二)LINE2016線 142
三、速度模型構建 145
(一)初始模型構建 145
(二)多尺度層析縱波速度結構 148
(三)射線追蹤與走時擬合 153
四、全震相橫波速度結構 164
(一)水平分量極化 164
(二)震相識別 165
(三)轉換模式確定 166
(四)橫波速度結構與波速比 170
(五)結果評價 173
五、地質解釋 173
(一)南黃海上地殼巖性分析 173
(二)中朝、揚子塊體及蘇魯造山帶在海區(qū)的接觸關系 174
(三)朝鮮半島南部的構造歸屬及構造動力學機制 182
第六章 東海深部地震探測成果 187
一、測線部署與資料采集 187
二、數(shù)據(jù)處理 188
三、震相分布 189
四、走時模擬 193
五、地質解釋 202
(一)二維速度結構模型分析 202
(二)新生代構造遷移 203
(三)沖繩海槽的地殼性質 206
參考文獻 210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