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利用上述研究形成的40余篇公開發(fā)表的相關論文和部分待發(fā)表的研究與示范資料,進一步歸類、分析與總結,形成了《雜交水稻耐逆減損高效栽培理論與技術》。以期為冬水田區(qū)雜交水稻耐逆減損、省力高效栽培提供科學的理論與實踐依據。本書共分八章,第一章分析了水稻生產對氣候條件的響應,第二章創(chuàng)建了高低溫對水稻開花期傷害的風險預測方法,第三章探明了開花期耐高溫品種的植株特性與鑒定方法,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分別提出了緩解開花期受高低溫傷害、品種耐旱減損、洪澇對產量的影響的應對措施,第七章介紹了冬水田水稻穩(wěn)產高效關鍵技術,第八章集成了耐逆減損高效綜合配套技術與應用效果。本書力求概念準確、文字簡單明了、內容表述通俗易懂,注重生產實用性與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