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第一章?? 經濟倫理的對話:入世抑或現(xiàn)世?
前言:儒家不利于近代資本主義? 3
一、理論與思辨層次的質疑:內在超越說 4
二、經驗與實踐層次的質疑:通俗儒家說 33
小結:韋伯有錯,但仍站在那里! 49
第二章?? 財富思想的對話:無限利潤心?
前言:經濟倫理的一個遺漏 55
一、貧窮不是美德的條件 57
二、士君子同樣可以求富 66
三、道德對財富的主體性 71
四、中庸式的財富階層說 76
小結:儒家欠缺無限利潤心 83
第三章?? 支配類型的對話:道德型正當性
前言:以韋伯的架構為參照 89
一、儒家有正當性觀念嗎? 96
二、儒家與法制型支配 102
三、儒家與傳統(tǒng)型支配 108
四、儒家與克里斯瑪支配 113
小結:道德型正當性的試擬 119
第四章?? 理念類型的對話:義利的四種模式
前言:純粹類型的應用 133
一、取代模式:“以義斥利” 139
二、條件模式:“先義后利” 146
三、化約模式:“義即公利” 153
四、因果模式:“義以生利” 159
小結:義利的雙重定位 167
第五章?? 決策倫理的對話:何不曰利?
前言:高明巧思下的難題 175
一、危險引信:衡量利弊得失 176
二、政策意圖與結果的不一致 182
三、狂信下的手段與后果問題 194
小結:利益思考的必要性 201
參考文獻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