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中國政治馬克思的感性概念

馬克思的感性概念

馬克思的感性概念

定 價:¥138.00

作 者: 劉建江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2701622 出版時間: 2022-07-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緊緊圍繞馬克思的感性概念這一理論主線,在充分吸收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思想史前提、青年馬克思的感性概念、歷史唯物主義確立時期的感性概念、感性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經濟學批判、整體視閾中的馬克思的感性概念、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當代解讀和當代意義這六個方面出發(fā),采用文本解讀和理論分析相結合、邏輯和歷史相統(tǒng)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研究方法,較為系統(tǒng)地梳理和考察了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等多重內涵,較為深入地分析和探究了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重要理論意義與現(xiàn)實價值,較為深刻地揭示和展現(xiàn)了馬克思所開辟的新的哲學道路與哲學傳統(tǒng)。

作者簡介

  劉建江( 1989- ),男,江西吉安人,武漢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 University of Toronto)聯(lián)合培養(yǎng)哲學博士,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和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教學科研項目多項,出版學術譯著一部,在《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江海學刊》《中國社會科學報》等CSSCI期刊和報紙上發(fā)表學術論文十多篇(其中-一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獲校級教學科研獎勵多項。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jié)  國內外研究概況
    一  國外研究概況
    二  國內研究概況
  第三節(jié)  研究思路與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四節(jié)  研究重點、難點與創(chuàng)新點
    一  研究重點
    二  研究難點
    三  研究創(chuàng)新點
第一章  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思想史前提
  第一節(jié)  古希臘哲學視域中的感性概念
    一  存在與感性:自然哲學傳統(tǒng)中的感性概念
    二  理性的突兀與感性的蟄伏:形而上學傳統(tǒng)中的感性概念
    三  感性與個體性:伊壁鳩魯哲學中的感性思想
  第二節(jié)  近代哲學視域中的感性概念
    一  伽桑狄:唯物主義的感覺論
    二  洛克:被動直觀的感覺論
    三  休謨:感性的人性論
    四  維柯:感性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
  第三節(jié)  德國古典哲學視域中的感性概念
    一  康德:先驗感性論與感性的主體化
    二  費希特:純粹自我與感性世界
    三  黑格爾:感性確定性與理性化的感性
  第四節(jié)  費爾巴哈哲學視域中的感性概念
    一  從宗教神學到人本主義:費爾巴哈哲學的感性轉向
    二  從理性存在到感性存在:費爾巴哈哲學的感性對象性原則
    三  從抽象思辨到感性直觀:費爾巴哈哲學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青年馬克思的感性概念
  第一節(jié)  《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shù)淖匀徽軐W的差別》中的感性概念
    一  作為客觀現(xiàn)象的感性世界:感性知覺的存在論地位
    二  伊壁鳩魯哲學的偏斜原則:感性的人的個體性與自由
    三  偶然性范疇的存在論意義:感性的人的活動的可能性
    四  形體化的時間:感性的人的歷史性與生成性
    五  世界的哲學化與哲學的世界化:哲學是介入現(xiàn)實的實踐力量
  第二節(jié)  《萊茵報》和《德法年鑒》時期的感性概念
    一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理性國家的銷蝕與感性的政治批判
    二  《論猶太人問題》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宗教的人本主義批判與人的感性解放
  第三節(jié)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感性概念
    一  感性、對象性與活動:對費爾巴哈哲學感性對象性原則的繼承與超越
    二  從思辨辯證法到感性辯證法:對整個黑格爾哲學的批判
    三  感性異化與私有財產批判:經濟學理論的哲學審視
    四  感性解放與現(xiàn)實的共產主義運動:人的感性生命的現(xiàn)實訴求
  第四節(jié)  《神圣家族》中的感性概念
    一  從抽象范疇到感性現(xiàn)實:對黑格爾思辨理性哲學的再批判
    二  從異化勞動到實踐:感性對象性活動的經濟內涵
第三章  歷史唯物主義確立時期的感性概念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