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華學堂時期電機工程專業(yè)的雛形1
一、 游美學務處時期電機工程留學生的選派2
二、 清華學堂時期課程設置及電機工程留學生的選派5
三、 電機工程留學生在美院校分布8
2清華學校時期電機工程科目的設立13
一、 電機工程留學生的選派及在美院校分布13
二、 電機工程科目的設置20
3國立清華大學初期電機工程學系的建立30
一、 電機工程學系的成立30
二、 師資隊伍32
三、 課程設置34
四、 科研設施37
五、 科研成果44
六、 人才培養(yǎng)46
4抗戰(zhàn)時期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的發(fā)展48
一、 歷史沿革48
二、 師資隊伍51
三、 課程設置55
四、 科研成果62
五、 人才培養(yǎng)65
六、 愛國運動70
5復員時期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的恢復72
一、 師資隊伍72
目錄清華時間簡史:電機工程系(第三版)二、 課程設置74
三、 科研設備81
四、 人才培養(yǎng)85
五、 愛國運動87
6解放后至“文革”前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的調整和提高93
一、 歷史沿革93
(一) 解放初期93
(二) 院系調整95
(三) 教學改革97
二、 師資隊伍100
(一) 1952年院系調整前100
(二) 1952年院系調整至1958年104
(三) 1958年后至“文革”前108
三、 課程設置110
四、 人才培養(yǎng)124
五、 科研設施及成果134
六、 政治活動142
7“文革”時期的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149
81977—2001年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的振興155
一、 歷史沿革155
二、 師資隊伍158
三、 課程設置169
四、 人才培養(yǎng)176
五、 科研設施及成果189
(一) 基礎設施190
(二) 研究成果192
9跨入21世紀以來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207
一、 歷史沿革207
(一) 教學、科研機構的新增及變更207
(二) 系黨政班子及學術組織機構換屆211
(三) 實驗教學中心建設211
(四) 形成“一系兩院”架構212
二、 師資隊伍213
(一) 2002—2015年師資隊伍及職稱晉升213
(二) 校人事制度改革下電機系師資隊伍的變化214
(三) 師資隊伍水平不斷提高218
三、 課程設置229
(一) 本科生培養(yǎng)計劃中的課程設置及不斷調整優(yōu)化229
(二) 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中的課程設置及不斷調整優(yōu)化243
四、 人才培養(yǎng)253
(一) 本科教學的改革舉措254
(二) 研究生教學改革舉措261
(三) 學生出國學習、實踐規(guī)模明顯增長264
(四) 人才培養(yǎng)成效265
(五) 設立獎學金299
(六) 職業(yè)培訓300
五、 科研設施及成果303
(一) 科研基礎設施及設備303
(二) 學科建設305
(三) 科學研究及成果315
六、 公共服務344
(一) 援建西部344
(二) 積極發(fā)揮智庫作用345
(三) 國內專業(yè)學術組織任職346
(四) 促進教育公平347
(五) 抗擊非典和新冠肺炎348
七、 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350
(一) 繼承發(fā)揚大先生們的精神350
(二) 設立“景德講壇”350
(三) 系訓與系標351
(四) 系友工作353
(五) 關愛離退休教職工354
八、 國際交流合作355
(一) 建設國際聲譽日盛的專兼職教師隊伍356
(二) 全方位開展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358
(三) 促進國際化科學研究359
(四) 承擔國際合作項目情況362
九、 黨建工作364
(一) 始終明確基層黨組織的主要任務365
(二) 學生黨建工作常抓不懈365
(三) 關心支持離退休教職工黨支部工作366
10結語368
附錄1曾在(和在)電機系工作或學習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和
中國工程院院士370
附錄2清華大學電機系歷屆系主任與系黨委(總支)書記375
附錄3大事記376
參考文獻493
后記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