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學位制度建立已近40年,當年的人文社科各學科最早獲得博士學位的學者,相當一部分已成為所屬學科領域中卓有成就的頂級專家。無論從當年第一位博士學位獲得者的角度,還是當下所取得的學術成就、所處的學術地位的角度來說,他們都是新中國當之無愧的“學科第一人”。他們的學術道路,是新中國學科成長、成熟的縮影,顯示了新中國學位制度不斷發(fā)展完善的歷程,代表了當代中國人文社科學術發(fā)展的**成就。 《新中國“學科第一人”文庫》入選者均為新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第一位博士獲得者中,一直活躍在學術研究前沿的佼佼者。《文庫》通過將他們多年學術研究的重要成果整理結集,梳理其學術發(fā)展脈絡,總結和展現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發(fā)展的輝煌成就,為后來者樹立學術研究的目標和典范。 文庫規(guī)模:從新中國自己培養(yǎng)的人文社科各學科的二級學科首位博士學位獲得者中選取12-15人,其中人文各學科共8-10人、社會科學5-7人。將他們的學術研究成果整理出版。 卷冊規(guī)模:每人3-4卷,每卷25萬字左右。 單冊書名:論著可沿用原書名。博士論文在出版時產生突出學術影響力并至今有顯著學術生命力的,可以選入。 論文集和學術隨筆集,要歸納提取選文(部分)主題,或以其他方式命名主書名,以副書名點明本卷所收主要內容。 選文要求:選取學者各階段最有代表性的成果結集,以專著和論文為主,如有較多學術隨筆,也可收入。(不收生活隨筆及虛構類文學創(chuàng)作)以論著形式呈現,避免形式散漫的論文集,每本書要依據嚴密的邏輯線索進行組織。論文排序可以創(chuàng)作/發(fā)表時間為序,或以專題為選錄線索。 關于序/跋 : 可由作者本人自行撰寫,或邀請他人撰寫。要求序言不少于5000字,介紹本人學術研究歷程,梳理研究發(fā)展脈絡,總結各階段主要成就,將對學科發(fā)展的思考和構想滲透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