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軌道交通是大型城市基礎設施,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基礎服務,屬于準公共項目,具有非常顯著的公益性。一方面,軌道交通能使其服務對象和影響范圍的其他項目效益提高,且效益的內涵豐富、種類繁多,包含社會、經濟和環(huán)境等各個方面;另一方面,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需要高額的資本投入,投資規(guī)模大,回收周期長,其基礎設施具有高度的資產專用性和高額的沉沒成本,一經完成便不能用于其他用途。其資產專用特性則要求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必須具有良好的可持續(xù)性,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才能保證成本回收和綜合效益的實現(xiàn)。 隨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和地下工程建設規(guī)模的加大,建設速度的加快,不同城市的地層與環(huán)境條件及其相互作用更加復雜多變,以工程經驗為主體的安全風險管理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近十余年來我國在新建城市地鐵及地下工程建設中出現(xiàn)過多起安全事故,這對城市地下工程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安全風險管理領域,人們始終不滿足于“亡羊補牢”的事后處置,希望可以通過分析與調查,實現(xiàn)工程風險的預測和防控。 本書主要是對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在施工中遇到的危險源辨識與防控進行總結提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