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楓,男,1956年出生于重慶,高中畢業(yè)后下鄉(xiāng)務農(1974-1977)。1982年畢業(yè)于四川外國語學院德法語系,獲文學士學位;1985年在北京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后任教深圳大學中文系,1988年晉升副教授。1989年赴瑞士巴塞爾大學留學,1993年獲博士學位后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兼任教授(兼職博導)。2002年轉任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學教研室主任;2009年至今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2012年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古典學專業(yè)委員會會長,2017年卸任后任該會總顧問迄今。主要研究方向:古典詩學、政治思想史、比較古典學。早年以《詩化哲學》(1986)《拯救與逍遙》(1988)蜚聲學壇,迄今出版以《設計共和》《共和與經綸》《施特勞斯的路標》《海德格爾與中國》《以美為鑒》《巫陽招魂》《擁彗先驅》等為核心的學術專著(文集)30余種;編修教材《凱若斯:古希臘語文讀本》《雅努斯:古典拉丁語文讀本》等,選編并組譯譯文集近百種;創(chuàng)設并主持大型古典學術譯叢“經典與解釋”、CSSCI中文來源輯刊《經典與解釋》和學刊《古典學研究》等,至今合計出品六百余種,影響被及文學、哲學、法學、史學等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