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20世紀西方美學大致分作兩個時段,前50年和后50年,依時間為序先后研究和介紹了25個美學流派的概況及其主要代表性人物,既有對整個20世紀美學發(fā)展流變的“鳥瞰”,也有對每一流派的“梳理”,重點則是對其代表性人物的“深描”,宏觀更兼微觀地展示了20世紀西方或波瀾壯闊或曲徑通幽的美學思想圖景。本書認為,20世紀美學看似流派眾多、繁茂蕪雜,但多為對“現(xiàn)代性”這一宏大敘事的某種回應,或堅持,或發(fā)展,或反思,或批判,乃至拋棄而另辟蹊徑。之所以分作前后兩個不同的歷史時期,是考慮到前期以“反思”和“修補”為特色,后期以“批判”和“訣別”為主導,然則無論如何,在它們喧嘩與騷動的浮表下仍是其“西方性”的基底。20世紀西方美學是我們的“他山之石”,但這個“他者”已經深入我們的文化肌體,因而研究他者,也是研究我們自身的當代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