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出土文獻與早期儒家的美德倫理和政治

出土文獻與早期儒家的美德倫理和政治

出土文獻與早期儒家的美德倫理和政治

定 價:¥68.00

作 者: 王中江 著
出版社: 孔學堂書局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07701996 出版時間: 2020-09-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特別是九十年代以來,中國大量的古代早期文獻被陸續(xù)發(fā)現(xiàn),為重新刻畫那個時代的思想史營造了契機。這本書的研究作為其中的一部分,特別是作為早期儒家思想的一部分,體現(xiàn)了這一領域的新成果。其主要是從整體上探論了出土文獻為重新認識早期儒家思想帶來的活力和新視野,從不同方面探討了早期儒家思想的新穎性、多樣性和深刻性。對儒家來說,淑世、完善公共生活和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是它的一個維度;發(fā)現(xiàn)自我的內在本性,在不同的境遇中修煉自我、完善自我和實現(xiàn)自我,追求倫理價值,過一種良好的個人生活,對儒家來說同樣重要。早期儒家身心合一的仁愛符號、情性論、仁義禮智圣的德觀念、慎獨論、時命論等,都表現(xiàn)出了早期儒家“為己之學”的豐富性。

作者簡介

  王中江,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出版《簡帛文明與古代思想世界》《儒家的精神之道和社會角色》《道家學說的觀念史研究》《根源、制度和秩序:從老子到黃老》《自然和人:近代中國兩個觀念的譜系探微》等二十多部專著;發(fā)表學術論文一百八十多篇;主編“中國哲學前沿叢書”、“出土文獻與早期中國思想新知論叢”、《新哲學》、《老子學集刊》等。

圖書目錄

前言
章  “身心合一”之“仁”
一、“身心合一”之“仁”與“同情心”
二、“身體”與“事親”之“仁”
三、“推己及人”與“愛民”“愛人”之“仁”
四、“萬物一體”之“仁”與“推人及物”
第二章  《性自命出》的人性模式及人道觀
一、人性“有善有惡”與《性自命出》
二、作為“情感”之“情”的形態(tài)
三、“心”的不同層面及其關系
四、“道”和“禮”“樂”
第三章  簡帛《五行》篇的“悳”觀念
一、“悳”:“悳行”與內心“養(yǎng)成”
二、“悳”與“和”及“樂”
三、“悳”與“天道”和“天”
第四章  早期儒家的“慎獨論”
一、作為內在道德本性的“獨”
二、“慎”與“慎獨”的層次
三、“道德安身主義”:“慎獨論”與“為己之學”
四、“公共關懷”:“慎獨論”與“內圣外王”
第五章  《窮達以時》的境遇觀
一、《窮達以時》與傳世文獻記載的異同
二、《窮達以時》與孔門的“境遇觀”
三、道德“自主性”和“自我反思”
第六章  儒家經典詮釋學的起源
引言:經典與文明和傳統(tǒng)
一、“六種”文本的編定和趨同
二、“六種”文本的經典化和權威化
三、理解和詮釋:經典整體意義的化約
四、“經典”的相對物——“述”“解”“傳”“說”
第七章  上博《詩傳》與儒家《詩》教譜系
一、上博簡《詩傳》的“作者”
二、“篇題”和《風》《雅》《頌》的編次
三、《詩傳》與儒家《詩》學
四、“德”“王”與“命”
五、“性”“情”和“志”
第八章  帛書“易傳”中的“子曰”和孔子對“德義”的追求
一、晚年的孔子為什么愛好《易》
二、《易》的整體特性和“德義”“道義”
三、《易》中卦辭的“德義”
四、《易》中爻辭的“德義”
第九章  《唐虞之道》與王權轉移中的多重因素
一、“禪”與“傳”的二分及折中
二、咨詢、推舉和試用
三、政治繼承與命運
四、禪讓與退休和養(yǎng)生
 
第十章  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與秦國的儒家式政治倫理
一、“以吏為師”“吏道”與秦國的政治倫理
二、“為吏”與“民心”和“表率”
三、清廉、公正和寬惠
四、恭敬、謹慎和忠信
五、仁慈和孝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